狹路相逢勇者勝

上期聊了三達之智,這期要說仁還是勇呢?常言道智勇雙全。今天就來說說勇吧。說到勇,那么名將便是個不可繞開的話題。而名將是如何誕生的?毫無疑問是在血與火的錘煉下鍛造出的。而戰國就是一座大熔爐。說到這,熟悉歷史的自然會想到戰國四大名將,但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趙奢可不弱于他們。

話說戰國后期,七雄中齊國和燕國狗咬狗一嘴毛,兩敗俱傷,魏國更是只能沉浸在戰國初期魏文侯的美夢中,楚國在春申君(羋月的青梅竹馬黃歇)被刺后一蹶不振,韓國在七雄中更是常年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只剩下趙國。

秦國這時已有統一之意,老話說的好:柿子要挑軟的捏。秦兵鋒所指的目標自然是韓國了。這個時候,趙國坐不住了,要知道韓趙魏三國又稱三晉(三家分晉),那都是一棵繩子上的螞蚱——唇亡齒寒。因此援救韓國自然不在話下。

趙王召見老將廉頗問曰:可救不?對曰:道路不但遠,而且艱險狹窄,難以救援。又召樂乘求解援韓這道方程式,那樂乘是個大老粗,哪里會解方程?古人畢竟是老古董,哪里有現代人聰明?一個個從小學三四年級就開始解方程,一路破解了一次、二次、二元一次、函數、代數。。。無數難關,才能踏上風華正茂、人人如龍的象牙塔(大學)。

趙王又召本期主角覲見。說到趙奢你可能不熟悉,但他兒子趙括你一定不陌生。沒錯,就是那個與馬謖競爭誰才是紙上談兵世界紀錄保持者的人物。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廉頗主防守,不善進攻)趙奢說: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什么意思呢?狹路相逢勇者勝!沒錯,這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來源。

秦軍駐扎在武安,這是邯鄲的橋頭堡,類似北京和保定的關系。可謂兵臨城下,一般人面對這種情況早就學關二哥過五關,斬六將,恨不得肋生雙翅,飛身而去了。但是趙奢卻玩起了廉頗最擅長的玩法:深溝高壘,閉門不出。

整整原地待命了二十八天,待秦軍完全放棄警惕后,才命全軍輕裝前行,神行千里,兩天一夜便到達了前沿陣地,開始安營扎寨。秦軍也不是吃素的,得知消息后馬上趕來。

孫子曰:兵貴神速。趙奢立即派遣一萬人馬迅速奔上北面山頭,搶占制高點,以逸待勞。等到秦軍趕到時,趙軍由上而下,一陣猛攻,把秦軍打的那叫一個落花流水、一敗涂地。趙奢因此被封為馬服君。趙軍為什么能輕松取勝?

這還要問問馬謖,沒錯,你沒有聽錯。要知道馬謖守街亭時曾說:憑高視下,勢如破竹。由此可見,馬謖可不是繡花枕頭一包草,他肚子里還是有點墨水的。對了,趙奢的后代就是馬家的祖先。

其實勇氣就是李云龍所說的亮劍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我們也要勇往超前,豪不退縮。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么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困難的,關鍵看我們如何去看待困難、正視困難。如果每次遇到困難就躲開,那么永遠只能遠觀勝利,只能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迂回,永遠無法站立在勝利的陣地上。有的時候困難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有我們有勇氣抽出寶劍,敢于亮劍拼搏,才能殺出一片天,進而破繭成蝶、浴火重生!畢竟你相信,它才存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