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字比較多,每天除了吃飯,睡覺,跑步和陪孩子玩,我將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寫字上,我感覺這是我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一種方式,我樂在其中。
但有人就不理解,比如我媽。
最近住在娘家,我媽幾乎目睹了我寫文的整個過程。她看著我每天干完所有的家務,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桌前打開電腦,然后在海大的杯子里泡上一杯濃濃的茶,就開始在敲敲打打中度過整個的閑暇時間。有時候文思涌來,鍵盤上便手指如飛,而有時候文思凝滯,就半天敲不出一個字來。每一篇文章,在修改完最后一個字合上電腦之后,我都會筋疲力盡,仿佛所有的精神都被抽空去充當了那些文字的靈魂一樣。所以每完成一篇文章,我都會包著被子沉睡好幾個小時。
于是我媽終于有一天忍不住問我了:“你這樣一天累死累活地到底在寫什么?”
我說:“寫文章啊。”
她又問:“能得到什么好處嗎?”
我回答:“不能。我的文字還沒有到別人能給我好處的地步?!?/p>
她急了:“那你一天寫那些干什么?”
我說:“不干什么啊,就是喜歡?!?/p>
她幽怨地看我一眼,便不再說話??晌曳置髂軓乃断蛭业难凵窭镒x出她深深的不解。
是的,她就是不能理解我都三十好幾的人了,為什么放著好好的假期不好好地過,非得把自己每天逼在桌子前干些在她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還得搭上自己那么多的精力。我其實是想給她解釋的,可是又實在沒有辦法讓她了解到完全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此生將大半的時間都放在了家庭和工作上的媽媽,她唯一的快樂就是看著一家人吃飽穿暖,健康平安。我不知道她年輕時是否也曾有過愛好與夢想,只知道記憶中的她每天都在圍著柴米油鹽過瑣碎的日子。
其實,在我決定開始寫文字之前,我已經開始在我的身上看到了媽媽的影子。
每天兩點一線,單位到家,家到單位。每日的生活似乎除了家人的吃喝拉撒就是工作上的各類活動與計劃。思考,或者去叩問內心,對于我來說都是陌生而遙不可及的話題。那時,唯有坐在上下班的公交車上,我才感覺時間好像是完全屬于我的,看著車窗外邁著急促或慵懶的步調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細數著一個個一晃而過的店鋪,然后想著一些著調或不著調的事情,內心雖安靜卻又無比空虛。
擺在我眼前的是一種一眼就可以看到頭的生活,沒有退路,也不會有太大的變數。一成不變是它掩藏在穩定這個溫情面孔下的可怕本質,可是相比較一成不變的可怕,更可怕的是你根本無力改變。有時,內心也會有掙扎,也會做一個破繭成蝶的美夢,可是家與孩子便是落在你翅膀上的露珠,你已經沒有了抖落他們而去自由飛翔的勇氣。更何況,小城小地,根本沒有允許你自由飛翔的天空。
于是我便成了媽媽的樣子,圍著瑣碎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著相同的圈。
直到有一天,一個曾看過我QQ空間里隨筆的同事問起我是否還在寫字,才點醒了我。當我告訴他早就不再寫了時,他連著說了好幾個可惜了,他惋惜的表情和話語刺痛了我的神經,卻也帶給了我微茫的希望,或許,我的腳下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我的生活也還可以發生改變。于是,我決心開始重新寫字。
生活里有很多決心其實都不難下,只是從下決心到付諸行動之間,卻隔著一條需要艱難泅渡的河。在最開始重拾寫文的那段時間里,我往往會寫著寫著就不知道該怎樣繼續下去,原本確立好的主題也會因為缺乏素材而最終被放棄,所以,至今我的文檔里還保存著好多寫到一半的文章。看著一條似乎有微弱光芒的路就在前方,可是卻始終找不到入口的焦躁與沮喪在最初的那段時間一直困擾著我。好在,我喜歡極了那種每日搜集素材獲取感悟的感覺,所以我開始很慢很慢地推送出了一篇一篇的文章,那種寫好一篇文章,并最終按下發送鍵的愉悅是我從來沒有感受到的,我感覺我如同上癮一樣地喜歡上了寫文字。
我曾問過自己文字于我的意義是什么,我想,情緒有了宣泄的出口,內心開始充盈,生活不再一成不變,柴米油鹽也不再是人生的全部,這于我而言便是最大的意義。
我們腳下的路總有感覺艱澀難走,或者一成不變缺少風景的時候,也就總有掙扎彷徨或空虛失落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你如果愿意去試試的話,你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從來都不只有一個出口,腳下的路也從來不只有一種走法,那些被你荒棄了的夢想或者愛好,或許就能成為你人生的下一個出口。
謝謝你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