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年豐收還狂進口糧食,竟然是我們的肉吃多了?

上個星期,瀚哥寫了一篇《中國農業年年豐收,為什么還要大量進口糧食?》一文,文章既出引發了大量朋友的討論和后臺的留言,在這個討論和留言的背后,有朋友向瀚哥提出,出現的問題可能不止是中國的農業生產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那么簡單,而是中國人的餐飲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問題的確是瀚哥之前沒有關注到的。現在,準備用第二篇文章來回復讀者,我們大豐收還進口糧食,竟然是我們的肉吃多了?

一、中國人肉吃多了導致了糧食的大規模進口?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有一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對于大家的影響可以從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看出來,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較為嚴肅的紀錄片一直都是市場的冷門產品,直到這個紀錄片的出現,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舌尖上的中國1》開播的時候,這個完全不被所有人看到的紀錄片達到了創紀錄的0.5%超過了中國歷史上播出的所有紀錄片的綜合,之后《舌尖上的中國2》又刷新了這個記錄,以2.57%的收視率超越了黃金檔的所有節目,成為了中國紀錄片的收視冠軍,從這個數據就能夠發現,中國人對于餐飲的熱愛。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前只能夠在貴族中流傳的飲食規則,只有貴族能夠吃得起的肉食,現在已經隨著經濟的發達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為口糧的嚴重不足,國家對于糧食采用配給制,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為例,一般大城市成年人每人每月配給肉票半斤,即使你有錢,沒有肉票你根本吃不上肉,所以在那個時代由于肉類消費品的嚴重不足,所以能吃上一頓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物資供應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吃肉已經不再是中國人的大問題了,根據今年8月份《健康時報》的報道:中國目前的肉類消費量居全球之首。中國消費了全球28%的肉類,以及全球50%的豬肉。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KFC)門店在外灘一個英國紳士俱樂部的舊址開業的時候,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每年20公斤。目前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63公斤/年,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人均27.4公斤/年一倍以上。

在生物學上,食物鏈的能量傳遞效率一直都是較低的,我們就以雜食食物最多,也最好養的豬為例,豬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左右,理論上說如果你想要自己養的豬每增加一公斤的體重,那么你至少要給豬喂下將近5公斤的飼料,而像牛、羊等牲畜對于飼料的消耗比豬還大,這就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我們中國人的糧食產量和豐收程度都遠超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卻還在大規模進口糧食。

與此同時,對于動物的飼養并不是我們傳統農業日常種植的水稻、小麥這些農產品,這些都僅僅是我們人類食用的東西,如果想讓牲畜快速增重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們補充蛋白質,那么經常喝豆漿的中國人應該都能想起來了,最大的植物蛋白來源是什么?對了就是豆類,所以認真研究中國的糧食進口結構就會發現,過去10年,中國的進口量增加3倍,未來一年預計將達到9300萬噸,相當于每人每年66公斤,或者每日5艘貨船,這個記錄的增速是其他主要糧食作物的好幾倍,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預測,中國對于大豆消費的增速將會達到每年5%,美國農業部更是表示,中國的膳食轉型正在成為全世界大豆消費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10年后中國每年將進口1.21億噸大豆,比現在高出30%以上。但是,根據學術期刊《油世界》的估算,中國的大豆產量2017年預計僅能夠達到1600-1700萬噸。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農民種糧那么低價,我們卻在瘋狂進口糧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肉吃的太多了,我們的飼料不夠用了。

二、肉吃多了真的好嗎?

在著名的《春秋左傳》一書中,有個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情節,曹劌論戰的時候有一句話“肉食者謀之”。的確,在中國古代能吃得起肉,這絕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現在大家都能夠吃得起肉,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吃肉多會產生的問題到底有哪些?

一是對于農業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一直以來,中國的農業都是以種植業為主體,這樣就導致了我們的農業結構其實是習慣以我們多以食用糧食作物為主的模式,并且輔助于一定程度的蛋白質等肉類,但是隨著中國人吃肉水平的快速提升,導致了很多地方的農業轉型,從傳統的種植業像養殖業、畜牧業轉變,這個轉變雖然在現在看來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然而對于我們國家的農業經濟來說,改變膳食結構將有可能對于廣大的農村生產方式造成較大的沖擊,一方面導致大量的農民放棄糧食的種植,另一方面則會導致種植糧食的土地壓力進一步增加,從而加大化肥、農藥的使用比例。

二是對于農業安全導致較大沖擊。一個國家糧食能否自給自足對于一個國家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國際的競爭不僅僅是一國實力的競爭,更是國家經濟實力,生產能力的競爭,在歷史上就不乏敵對國家通過貨幣、糧食等手段實現經濟戰爭目的的現象,通過控制一國國家的經濟的咽喉,使得國家就范,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做法,早就讓很多國家十分推崇了。雖然經濟全球化讓世界上很多東西都不再需要我們進行生產,但是像口糧這樣的生活必需品中國的自給率越高,其實對于國家的意義則更加重大。

三是對于大家身體健康的威脅。互聯網的快速發達,各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了,而多吃肉的壞處基本上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基本上總結一下網上的基本說法,可以歸納成為以下幾個方面:容易患高血壓、心臟病,這是由于動物膽固醇進入人體內之后難以分解,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引發鈣流失,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癥;引發便秘,由于肉類的纖維素不足,從而產生便秘;還有部分研究說經常吃肉可能會引發癌癥(僅供參考)。

上面的幾個問題也都指向了,肉食其實并不太好,建議大家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從維持自己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還是盡量均衡飲食,這樣于國于己都不是壞處,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吃肉多嗎?你算過自己一年吃多少肉嗎?

(本文版權所有,本號已和快版權、維權騎士簽約,如需轉載請和本號聯系,盜版必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有名的糧食生產大國,在古代中國我們常常自詡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富有四海,中華之物力絕對可以自給自...
    慕容隨風閱讀 1,808評論 12 20
  • 古人言:“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可見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首先要以保證老百姓吃...
    小馬過河2020閱讀 2,256評論 0 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紛飛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歡樂有人憂愁,有人驚喜有人失落,有的覺得收獲滿滿有...
    陌忘宇閱讀 8,587評論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失敗、遺憾、錯過,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覺得自己做不成,別人做不...
    吳氵晃閱讀 6,216評論 4 8
  • 步驟:發微博01-導航欄內容 -> 發微博02-自定義TextView -> 發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閱讀 3,156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