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第幾次讀《菜根譚》了,十次以上應該是最少的,從中學讀到現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如果一定要找一本書,可以融合儒釋道三家之思想為一體,估計就只有這本《菜根譚》了。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教學體系都是以儒家為主,道家基本都是統治階級或者皇親國戚在研修,佛家雖在民間但在中產階級之中從來不是主流。我一直認為儒家思想有極強的片面性,雖然有利于統治階級統治,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教條太多,生活會變得很累,而如果能融匯道家和佛家的經典理論在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人生會完美很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菜根譚》是不可不讀的寶書。該書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作者以菜根之清苦歷練來比喻歷經人世滄桑后獲得的一種超逸、通達之品格,故名《菜根譚》。
一: 人生需要極簡
提到極簡的話題,就要先說關于人生本質的問題。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但其實在《菜根譚》之中有非常清晰的描述,我們先來看兩段。
【原文】權貴龍驤,英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蟻聚膻,如蠅競血;是非蜂起,得失猬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意解】有權勢的達官貴人,像龍飛一般表現氣概威武;有力量的英雄好漢,像虎奔一般打斗一決勝負;其實名利的這種種情形如果冷眼旁觀,就如同螞蟻被膻腥味道引誘在一起,也像蒼蠅為爭食血腥聚集在一起,同樣都是看了令人感到萬分惡心的局面。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是非成敗,就宛如群蜂飛舞一般紛亂。
【原文】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 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谷答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意解】由于一般人都被虛榮心和利祿心所困擾,因此一開口就說人間是一個大苦海,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只要看開名利不拼命去追逐,轉身回頭來欣賞白云籠罩下的青山翠谷,再欣賞屹立在河水奔流中的奇巖怪石,迎風招展的美麗花卉跟呢喃的小鳥歌唱,以及樵夫歌唱時的山鳴谷應聲音,這時人們就會發出會心的微笑,而恍然大悟人間并非塵囂萬丈,世界也非大苦海,只是人們使自己的心落入塵囂墮入苦海而已。
看了這兩段話,是不是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于淡泊名利的教導歷來不絕于耳,只是大多人都是在名利中爭斗半生才能慢慢有所感悟。雖然名利本迷途,可有幾人不糊涂,對于從小在成功學主導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我們,要放下也確實很難。不過我們可以從讓生活變得簡單開始,慢慢做減法,慢慢體悟放下名利的那種淡泊和寧靜帶來的幸福感和快樂。
在之前的讀書筆記之中,我多次提到歷史和人性,還有人生的關系,也提到人除了要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還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心之間的關系,此處不再贅述。無論物質極簡、生活極簡,還是欲望和精神極簡,說到底就是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求我們本不需要的事物上面,包括更多的衣服、更大的房子、更高的權位、更多的金錢、更膨脹的欲望,而專注于生活的本質,即寧靜平和的心態帶來的內在幸福和快樂。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人類幾萬年的歷史,尤其是金融和通訊、互聯網的不斷創新。就人類的基本需求來說,無非衣食住行和精神層面的滿足,只是社會的發展,早已經超出這個范疇。我們先來看經濟層面,虛擬經濟的體量遠大于實體經濟。就拿石油貿易來說,按道理根據人們的需求進行生產和銷售,石油應該是一個很穩定的行業,但是隨著大量的石油金融產品出現,石油的貿易早已經變成一個游戲,一個靠資金和政治主導的游戲。粗略統計,石油金融的體量已經是實體交易的十倍以上,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你有沒有想過,這不僅是一個游戲,而且是一個無底的游戲。人們可以繼續創新,把石油金融的體量放大到實體交易的二十倍、三十倍……,再看其他行業,又有多少不是這樣,這不是游戲又是什么?人類拼命追求的經濟發展和創新,本質到底又是什么?金融大亨索羅斯在退休時說世界的經濟繁榮只是一個謊言,重要的是參與其中,然后在謊言被大眾接受之后退出。如果說世界的經濟發展有什么真理的話,那么索羅斯這句話就是絕對的真理。當虛擬經濟遠大于實體經濟,世界經濟的發展被所謂的金融和創新主導,那么泡沫和通脹就是永恒的主題,無非是五倍的泡沫還是十倍的泡沫。如果你不參與在這樣的泡沫之中,似乎總是辛苦而又無法享受經濟繁榮帶來的紅利,如果你迷戀其中,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隨著泡沫一起破滅。所以,索羅斯給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參與其中但不要迷戀。而當大眾都接受的時候,就是泡沫破滅的時候,一定要退出,然后在泡沫破滅的谷底繼續參與到下一場謊言和泡沫之中。
再來看看我們的人生,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我們基本的衣食住行其實早就已經得到了滿足,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名利和安全感,讓我們在互相比較和所謂成功的泥譚里越陷越深,這和經濟的泡沫又有什么區別。當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時尚、當陪家人孩子出去旅行都成為奢求、當靜下心來品一杯茶看一本書賞一朵云都無法安住當下、當好友相聚還要不斷去刷微信,你的那些名牌也好大房子也罷,又有什么意義。況且,人類不斷增長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就像虛擬經濟可以是實體經濟的十倍以上,人類的欲望也可以是基本需求的十倍以上,然后是二十倍、三十倍……,永遠沒有終點,而人們卻為了這個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忙碌一生,這就是人類不幸福的本源。說到這里,我們把索羅斯對經濟的觀點類比到人生,你不覺得人生的功名和繁華也是一個謊言嗎?那么,解決方案其實索羅斯也已經告訴你了,如果不能成佛,我們依然可以參與到這樣的繁華當中,只是要始終保持那份清醒,不要沉迷其中,該退出就退出,畢竟對于人類來說,最有價值的是有限的時間和享受時間的心境。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而為了名利犧牲時間和心境,甚至搭上自己的身體和性命,是最失敗的人生。
二: 如何定義極簡
極簡其實沒有定義,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極簡的形式。法無定法,讓我們再來看兩段菜根譚的句子:
【原文】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閑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沖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意解】一個人只有在寧靜中心緒才會像秋水一般清澈,這時才能發現人性真正本源;一個人只有在閑暇中氣概才會像萬里晴空一般舒暢悠閑,這時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靈 魂;一個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內心才會像平靜無波的湖水一般謙虛和藹,這時才能獲得人性的真正道理,再也沒有比這種觀人之術更好的了。
【原文】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
【意解】上天讓一些人聰明圣智,是為了讓教導一般智力較差的人,可是世間一些稍具才智的人,反而在那里賣弄才華。上天讓一些人尊貴富有,是為了使之濟救貧苦的人,可是世間一般擁有財富的人,卻仗自己的財富來欺凌窮人,這種仗恃聰明欺凌愚笨的人,仗恃富有剝削窮困的人,真是違背天意罪大惡極。
極簡雖然沒有定義,但是是否可以保持寧靜和淡泊是極簡的衡量標準。如果還是焦慮或者停不下快節奏的生活、如果還是沉醉于外界的贊美和追捧、如果不能安安靜靜的看一本書或者沒有心境欣賞微風和花朵、如果還總是對自己說等到什么時候我就可以怎么樣,那么你可能需要清理自己的人生了,無論衣物還是思想,都需要清理。你現在的人生和心理狀態,就是你以后的人生和心理狀態,如果想改變,寄希望于外界的改變是最愚蠢的做法。一切都由自己的內心決定,要想改變,只有改變自己的內心,極簡生活也許是你對自己內心的一次破壞力創新,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三:從極簡到窮養和富養:
窮養和富養是我長期思考的話題,這個千古話題沒有標準答案,我覺得不能極端偏執的來理解。如果偏執的覺得窮養適合,那么馬加爵這樣由于從小的生活過于貧苦而造成的內心極度脆弱,最后因為覺得被輕視而殺死多名同學的例子,又作何解釋。當然,如果偏執的認為孩子只能富養,那么無論歷史還是現在,紈绔敗家無作為的下一代實在是不勝枚舉。這里面的尺度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哪,讓我們再來看菜根譚里面的兩句話。
【原文】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 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意解】只有在嘈雜的地方都感受到寧靜才是真正的寧靜;只有在境遇不好的時候還能感覺到快樂才是真正快樂。
【原文】神酣布被窩中,得天地沖和之氣;味足藜羹飯后,識人生淡泊之真。
【意解】能在粗布被窩里睡得很香甜的人,才能得到大自然的謙和之氣;吃粗茶 淡飯能吃得很香甜的人,才能領悟出恬淡生活中的真正樂趣。
讀了以上兩段,我們應該明白,快樂與否和幸福感其實是一種能力,需要不斷培養才能具備,而青少年時期對這種幸福能力的培養是決定性的。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除了要讓孩子懂得感恩、正直和善良是做人的基礎以外,最重要的是提供機會讓他們在順境或者逆境中不斷磨煉平和的心態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才可能在人生道路中保持快樂和幸福的秉性。美國有個電影《偷天情緣》,大意是一個人突然迷失了時間,每天醒來都是同一天,他嘗試各種方式甚至自殺,但是始終逃不出這個怪圈。直到有一天他決定把這一天用心過好,讓身邊的人都快樂甚至為他自豪,這時候新的一天才降臨他的生活。這個故事其實寓意很深,我們可能會遇到糟糕的一天,比如一大早就踩到了狗屎,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把它過好,因為這一天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否則新的一天也沒有任何意義,只不過是在不斷重復每一天然后走向死亡,僅此而已。
在貧窮環境長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用各種方式增加他的內心安全感,要足夠的耐心,尤其是在孩子在外面受委屈的時候,回家以后要更多的關愛而不是訓斥。而在富裕環境長大的孩子,父母要培養孩子的感恩心,讓孩子懂得珍惜,尤其是物質方面的東西,不能無條件滿足,一定要設置一定的環境讓孩子覺得美好生活需要靠自己爭取。我有一個長江的朋友,是個女孩子,典型的富養長大的,可惜父母沒有刻意培養她的感恩心和懂得珍惜的品質。這個女孩子非常典型的總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幸福感自然也不高。她其實意識到這點了,于是結婚的時候發誓一定要找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擺脫金錢帶給自己的枷鎖。為此她專門去大街上的婚姻介紹所去登記,然后相親認識了一個月薪三千的,約會還只能坐公交車來找她。這下放心了,結果結婚前那哥們兒坦白,其實自己億萬富翁,害怕別人是為了錢和自己結婚,所以才去街道婚姻介紹所登記。遇到這種電影情節式的戀愛,估計和隕石砸在頭上的幾率差不多吧,沒辦法,妹子只能繼續過富人的生活了。
有一個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大學畢業后奮斗十年事業有成和大學畢業父母贈予大筆財富一步到位,你會選擇哪一個?” 絕大多數人會認為當然是一步到位好,其實所有過來人都會明白,奮斗過程帶給我們的那種經歷和其間對人生的思考,是我們人生巨大的財富,人們往往低估生活歷練的貨幣價值。沒有這些經歷的人很容易在現實中迷失,找不到人生的價值,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樣的生活。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什么那么多我們覺得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和那些生活在物質世界頂層的人反而會去吸毒和自殺。我遇到的幾乎所有的有過創業經歷的人,都會告訴我那段創業的日子是他人生最值得珍藏的回憶。這也就很好解釋,為什么那些嫁入豪門而沒有和老公共同經歷過苦難的婚姻,往往是不幸福的 。而那些夫妻一路走來,所有快樂和苦難都共同經歷過的婚姻,往往是長久的。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很多企業家喜歡登雪山或者去戈壁、跑馬拉松,常人總覺得他們自己找罪受,其實這是因為一般人不理解在身體經歷極限的情況下,對生命的思考和理解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生永遠沒有最合適的時候,從當下開始吧,時時感念,時時享受極簡生活,享受源自人性本源的快樂,這才是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