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地理的重要

本周我們的主題,繼續研究《孫子兵法》,《軍爭篇》日:“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豫,同“與”。曹操注:“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交也。”如果不知道各諸侯國的政治意圖,就不能決定自己的外交方針,不能預結外援。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要搞好外交,就要知道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和意圖。這是一個博弈論思想,所以《孫子兵法》不僅是一本軍事著作,也被博弈論學者推崇為最早的博弈論著作。

具有競爭或對抗性質的行為稱為博弈行為。在這類行為中,參加斗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并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

在博弈策略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只看到雙方的博弈和利益訴求,而是擴大游戲的參與方,甚至改造這游戲,把更多其他看似不相關的人和利益拉進博弈游戲中來,加大我方的博弈籌碼。戰爭也不只是敵我雙方的博弈游戲,可以通過擴大游戲的參與方,把其他國家、其他事,拉進來,從而獲得奧援,增加自己的贏面。所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問題,就被和中日釣魚島問題聯系起來,一個地域博弈游戲,就變成了全球博弈游戲。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曹操注解說,高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塹者為險,一高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就是濕地;眾水所歸不流者為澤,就是湖泊。所以要所有的地形都非常清楚,才能行軍。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鄉導”,就是向導。不重視用向導的,就不能得到地利。

對地形地利的研究,是非常細致的工作。都知道諾曼底登陸,登陸之前,盟軍對諾曼底地形的偵察,那是細致到了極點。晚上派間諜潛水摸上沙灘去取沙子和泥土樣本,調查沙灘沙有多厚,下面泥土多少,軟硬如何,坦克能不能開上去。最后的結論是沙灘太松軟,坦克會陷進去。怎么辦呢?方案是先開上去一輛鋪“地毯”的坦克,前面架一卷地毯,帆布和木板做成的,一路鋪過去,后面的坦克跟著開上沙灘。

對付那些反坦克鋼架呢?先開上去一輛坦克,近距離對著鋼架各焊接點轟,轟垮后,人鉆出坦克,下去給鋼架系上鋼纜,把這堆廢銅爛鐵拖走。

再往后是地雷陣,之前專門設計了排雷坦克,像個大怪物,前面頂一個大轉輪,轉輪上掛滿流星錘,開起來,轉起來,無數流星錘在地面上打,把地雷全引爆了,后面的部隊就沖過去。

如果沒有之前這些周密的偵察,和針對性的裝備設計開發,去多少人都得死在海灘上。

所以說要知道地形,那就一句話,而這句話背后,是無數的細節,無數人的努力、智慧,和無數人的生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