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
比特幣也進入“中國制造”時代,現在生產一枚電費高達萬元
【央視財經】2014年,生產一枚比特幣成本約5000元。三年后,全世界的算力大幅提升,比特幣的產出變得越來越少。目前全球有75%比特幣產自中國,而生產每枚比特幣光是電費的成本就高達萬元。
證監會核發10家公司IPO批文:擬籌資總額不超過63億元
6月19日,英國退歐正式談判啟動日確定
【網易財經】歐盟首席談判代表Barnier表示,6月19日將和英國就退歐進行首次正式談判。歐盟希望將談判分四周進行,英國退歐秘書長指出,歐盟堅定拒絕貿易協定與退歐條款,包括1000億歐元的“分手費”,將是雙方爭論的焦點。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40%的高速增長
【澎湃新聞】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預測,隨著未來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和需求的進一步挖掘,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40%的高速增長,制造業、農業、教育和養老四個領域或將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
金融財經
銀行理財收益率小幅上行,大部分債基虧損
【新浪財經】2017年4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和到期量均回落,1個月以內理財收益率明顯下行,其他期限理財收益率繼續上升,增幅有所收窄。受監管預期影響,4月債券收益率繼續上行,除分級A外其他債基當月業績均虧損;信托產品發行產品數量和規模均較上月小幅下降。
監管組合拳不意味著險資股票投資比例必然下降
【新浪財經】近日保監會密集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險資運用完善、彌補監管短板、整治市場亂象、公司治理、防風險以及支持險資服務實體經濟等,旨在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推動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實體經濟的發展。強監管倒逼原本并不合規的部分資金撤出股市,但并不意味著險資用于投資股票的比例會下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