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在周二正式公布了一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大家常說的CPI,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CPI同比上漲2.5%,CPI升幅達到逾兩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也高于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11位經濟學家2.4%的預期中值。一時間各個朋友都被刷屏了,有些人則跟風炒作發出了怎么物價上漲的這么厲害,錢的是不是又要不值錢了?
面對著這些問題,瀚哥也覺得很無奈,CPI 的的確確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CPI與我們常說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之間的關系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密切,今天我們不妨來普及一下,到底什么是CPI,以及CPI創新高真的將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嗎?
一、什么是CPI?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翻譯成人話就是,所謂的CPI,就是一個籃子,這個籃子里面裝著蔬菜、水果、豬肉、服裝、衣著、保健品、手機話費、KTV、房租等等東西,就是這一籃子的東西價格的漲跌幅度根據一個公式計算出來的所謂指數就是我們所說的CPI指數。CPI的上漲和下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通貨膨脹的程度。
根據《資本論》的理論,一件商品的價格是由其價值所決定的,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個商品的價值是幾乎不會發生變化的,但是衡量它的價格卻會發生變化,打個比方來說,假設2000年的時候,一斤豬肉的價格是六元錢,現在一斤豬肉的價格是10元錢,那么16年來豬肉的價格上漲就超過了60%。而CPI就是由這些豬肉,蔬菜等等東西的價格共同組成的,所以CPI的上漲就代表著物價變高了,以前30元錢能買五斤豬肉,現在30元錢只能買三斤豬肉了,所以我們說CPI在某些程度上可以代表著物價水平。
但是,CPI只是一個指數,對于這個指數而言,一直以來CPI飽受詬病的原因,就是這個指數沒有把中國人最為在意的房地產價格作為一個指標計算進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房地產在很多的統計之中只能夠算作投資品,而不是消費品,既然這是消費品的價格指數,當然就不能把房地產的價格計算進去了。并且,我們看到計算到CPI指數中的東西往往都是大家經常購買,甚至每天都要買的東西,比如說蔬菜、水果、豬肉,但是任何一個人除非你是房產中介,否則不管你多么錢你也不可能每個月都去買房賣房吧,所以房子的價格不能計算到CPI里面去,但是房租由于你不管怎么樣每個月都要交租,所以房租在CPI里面。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因為去年大家都經歷了房地產的大漲,在所有人都覺得自己一年的積蓄都買不起一個廁所的時候,CPI卻沒有發生什么太大的變化,這就是我們在CPI統計中出現的問題。
二、CPI大漲真的代表錢不值錢了嗎?
因為房價不在CPI里面,所以房價上漲不代表CPI上漲,但是CPI上漲是不是就代表錢不值錢,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了呢?如果靜態的來看,的確如此,CPI漲了是因為各種東西的價格都漲了,那么不就是錢不值錢了嗎?
瀚哥承認有這個可能性,但是我們今天碰到的卻不是這樣的可能性,什么時候說CPI上漲代表著通貨膨脹呢?是連續不斷的CPI上漲,假設中國某一天,連續一年甚至幾年CPI都在上漲,這必然意味著通貨膨脹的來臨,錢肯定不值錢了。
那么這次CPI上漲,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們未來一年又會怎么樣呢?
一是CPI上漲是受到春節影響的特殊情況。眾所周知,CPI是一籃子商品的價格,其中蔬菜、水果、豬肉等食品的價格具有著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只要咱們吃的東西變貴了,CPI肯定會漲的。而這次的上漲就是這樣的原因,由于食品的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冬季雖然有了溫室大棚,但是畢竟不是平時,蔬菜、水果等食品的價格必然上漲,冬天食品漲價這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此外,1月份正值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時間,春節大家都是爭相采購,爭相聚會,更是購物的高發階段,而商品的價格更是受到供給與需求的影響,春節需求旺盛,漲價也就是在所難免了,舉例來說,瀚哥家樓下的牛肉面店在春節前后還漲價了50%,但是你該吃飯還是要吃的,所以春節的影響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周期作用,所以,春節價格上漲無法避免。
二是央行的宏觀調控會有著明顯的趨勢。從今年以來,央行加息的趨勢就已經十分顯著,雖然還沒有明確加息,但是已經通過變相的市場逆回購操作,標明了央行加息的態度。一般我們所說的只有央行通過放水,錢多了才會引發通貨膨脹,但是現在加息的趨勢這么明顯,放水增加流動性幾乎已經不太可能了,所以通貨膨脹錢不值錢將沒有那么容易。所以,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的經濟發展,尤其是貨幣市場的操作將會以穩定為主,所以放水將不會那么容易。
三是國際輸入性貨幣貶值有可能嗎?此外,物價上漲還有一種可能性,這就是經濟學上常說的輸入性通脹,因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增加,我們的生活也受到了大量國際產品價格的影響,當美聯儲大規模放水,或者像原油、糧食等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時候都會出現明顯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從而引發了中國物價水平的上漲。但是,今年來看,美聯儲加息的趨勢也很明顯,大規模放水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世界各個原材料的生產國都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漲價的趨勢,所以輸入性的通貨膨脹也不太可能。
三條通貨膨脹的道路都被堵死了,所以這次CPI的高漲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季節因素的特殊影響,未來CPI下降的可能性還是會很大的,只要不出現大面積放水或者特殊的突發性事件,應該不太會有太大的影響,不用過分擔心。
(本文版權所有,已經委托維權騎士和快版權同時維權,如需轉載請和本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