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英語(EFL)學習史(1):科目與成績

提要:因為4歲寶寶的關系,開始研究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和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的學習。一邊學一邊實踐,慢慢得以發現自己以前英語學習不得法之處。太多的人靠教他人學習英語謀生牟利,我也曾被牽著鼻子走,就如土法煉鋼一般,最后不過得到一坨沒有再利用價值的土鋼。
仰望神話的普通人,從來都是企及不到神話的,我們只是在依靠神話維持一絲念想而已。昨天,在得到上,吳伯凡老師認知課上聽到一句話讓我為之一振,“算法的層面不能容忍復雜,數據的層面是不能容忍簡單”。各種承諾有神奇子彈效果的學習方法,其實相當于在豐富的數據層面pick up一小部分如獲至寶然后再轉賣他人,但我們學習英語的“算法”究竟是什么呢?a language people use to communicate ,接下來就是看你想溝通的的目標是什么,想溝通到什么樣的圈子了?
因此,萌發了寫個人英語學習史的系列,從自己經驗出發,鏈接到我是如何學習和實踐對4歲的Scott的ESL教育。對于語言學習目標的篤定,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有了一定的信心,而經驗是需要不斷試錯的,寫下來,也希望能與大家交流品評和改進。

個人英語學習史(1):考試考試!

很努力地回憶了下,我這一代人的英語學習是從初中開始的,很多年后李雷and韓梅梅翻紅網絡,老人家我得以會心一笑。不過,我的英語不是體育老師教的,而是一個英語專業的小姐姐教的。
小姐姐是我們鎮上小學校長的女兒,專科畢業還不到20歲就給我們當英語老師和班主任,個子小小的,但很有氣質。我從小都很自卑,這樣的小姐姐太耀眼了,因此極為喜歡她,不自覺地想要模仿她。其他科目我都不會就不會了,唯獨英語我還頗為努力了一番,纏著媽媽給我買磁帶,買錄音機,回家還跟著磁帶念課文,背單詞。就像最近在追的《我的天才女友》,自卑讓lenu的敏感而沉默,卻也讓她靠近天賦突出的lila,甚至默默支撐她出走深淵般的社區。很多時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福之禍之所依,禍之福之所伏。
不知道是不是從小極為愛看電視的原因,作為弗蘭人,而且是以弗蘭方言里的搞笑擔當——湘鄉話為母語的我,居然沒有自然繼承弗蘭塑普口音。所以,困擾很多同學的口音,并沒有困擾到我,我印象中很少依靠翻中字記憶發音,念整段的課文,除了有時音準不對,我的發音一直以來都問題比較少。我至今沒有搞懂的是語法,也已經懶得去管了。
高中的英語學習純粹是為了應試,很多內容我都忘記了,而且到了高中,對比的人群不同,我自然也就沒那么突出了,學習英語的熱情驟降(少女的虛榮心啊)。
到了大學里面,《大學英語》學了兩年,我不再愿意花時間去記單詞、背課文(好像我記憶中英語學習就這兩招),成績維持在中間,不上不下。四六級突擊下也就過了,我至今也不知道這兩項考試的具體意義在哪里,除了作為畢業通行證。
但是,由于專業的關系,課上會接觸很多國外的電視節目,因此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我在大學里迷上了美劇,在電驢瘋狂地下載了非常多的電影、電視劇還有真人秀節目,沒日沒夜的看,我的畢業論文都是寫的現在的美國總統當時主持的一檔真人秀節目《學徒》。我以為這樣的輸入,對我的英語提升會有幫助,但其實不然。輸入中不求甚解,又缺少精細加工,其實帶給我的實際改變并不大。
接下來就是碩士英語考試,當時誤打誤撞過了80分,可以申請英語免修,然后我就免修了,哈哈。但是,人生的挑戰沒有免修選項,專科課有特別值得尊敬的老師是全英語授課,而且課堂必讀論文也是英文。于是,看一篇論文感覺需要花掉我一輩子的時間,這下我才發現,靠考試修得的那些技能不足以助我升級打怪。
事實上,一路學來的各種科目你都可以忘了,對生活影響不會特別大,但唯獨語言是一定要回到生活中的,語言是連接你與外面世界的最重要工具,沒有之一。
然后,碩士畢業后,把英語當成任務學習的歷史就此終結。但是,我一直被通過屏幕得以窺見的世界所吸引,我希望自己能夠自如地看新聞、看電影甚至看小說,看論文,我開始明白,通過英語,我才可以更一個更大范圍的圈子實現聯結。
因此,我真正以一個獨立個體摸索和掌握英語的道路,至此才真正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