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她是林徽因,福建閩候人。在眾人眼里,她就是個傳奇,是位傾倒眾生的佳人。她秀外慧中、多才多藝。曾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之真諦,英文水平極佳。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閨秀的風度,又具備中國傳統女性所缺乏的獨立精神和現代氣質。
? ? ? ? 她就是我的妻。她像投入我心間的一片葉,我這一生,受她影響頗多。
? ? ? ? 還記得我們的初見。只是初見,她便對我的一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 ? ? ? 那年,她17歲,我19歲。
? ? ? ? 那天,19歲的我敲開林家的大門,17歲的她站在我面前。像靈動的仙子,聰慧的目光入水晶瑩。這一眼便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 ? ? ? 19歲的我,第一次有了心動的感覺。
? ? ? ? 19歲的我,第一次知道了小鹿在胸中亂跳的感覺。
? ? ? ? 她的一番話,甚至改變了我。
? ? ? ? 她,不到二十歲的她,卻早已立下了學建筑的志愿。她認為建筑是一個“把藝術創造與人的日常需要結合在一起的工作”。建筑所需要的不只是奔放的創造力,更需要嚴謹的測量、技術的平衡以及為他人設想的體恤與巧思。
? ? ? ? 她與初見時,我還只是在清華校園里又吹小號又吃笛,是個興趣未定的小伙子。當我說要承父業學西方政治時,她卻以一番高論改變了我的想法。
? ? ? ? 我們無疑是互補的。林徽因她活潑熱情,而我卻穩重深沉。
? ? ? ? 在父輩的安排下,我們曾結伴到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在這里,她的活潑與我的沉穩形成了最好的互補。
? ? ? ? 賓大建筑系老師經常布置一些別出心裁的作業,有時讓學生為毀損的建筑做修復設計,有時讓學生重新設計凱旋門、紀念柱。每每這時,她總是很快就畫出草圖,然后又會因采納不同修改意見而丟棄這張草圖,如此反反復復。就在她認為自己不可能完成這個設計時,我總會來到她的身邊,迅速、清晰而準確地把她富于創造性的圖紙精彩的設計作品。
? ? ? ? 我們的結合,可以說是珠聯璧合。我們既篤于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秦晉之好。我一直認為我們的愛情是可比于趙明誠與李清照的,是最令人艷羨的美滿婚姻。
? ? ? ? 從美國回來后,我受聘于東北大學,在那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建筑系。在賓西法尼亞大學,我就發現,歐洲各國對本國的古建筑已有系統的整理與研究,唯獨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古國,卻沒有自己的建筑史。我便立志要寫一本中國的建筑史。
? ? ? ? 為編寫《中國建筑史》收集資料,林徽因陪著我開始了長達八年的中國古建筑野外勘查也測繪工作。
? ? ? ? 從1930年到1945年,她與我共同走了中國的十五個省,兩百多個縣,考察測繪了兩百多處古建筑物,獲得了許多遠溯唐宋的發現。
? ? ? ? 這一路走來無疑是苦的,雖這樣,徽因卻無半句怨言,我們甘之如飴。
? ? ? ? 我曾記得:六月二十八日那天,我們行走了約三公里大雨驟至,我和徽因躲在山旁的小廟中。六時雨止,溝道中洪流澎湃,不克前進,于是下山宿大社村周氏宗祠內。這樣的日子不是少數,終日奔波,是徽因一直陪著我走下去。雖苦,卻在一次次在山野間發現那些湮滅在歷史塵埃里的古建筑時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尊雕塑,他們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在訴說、歌唱時間漫不可信的變遷。
? ? ? ?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了。我們輾轉于長沙、昆明、重慶等地。這時,物資匱乏,我們時常要靠朋友們的資助才能維持日常的家庭開支。我忘不了徽因她在菜籽油燈的微光下,縫著孩子的布鞋,買便宜的粗食回家煮的身影。是她的存在,讓我在戰火紛飛的年月還保持著一種“倔強的幽默感”,讓我能以戲謔的眼光來看待雜沓紛亂的這一切。
? ? ? ? 徽因,給我的幫助很大。我愛她,很愛很愛。可我更愛我的建筑啊,這些古建筑……徽因可以等我,可這些古建筑在戰火之中是不會等我的。我只能盡自己最大限能地加緊對中國古建筑的野外勘察和記錄。只是對不起徽因,她病體支離,卻還陪著我翻山越嶺到處尋訪古建筑。
? ? ? ? 徽因為了我,失去了健康的身體。我卻只是為了她因,學會注射,每天親自為她打針服藥。徽因曾一度因為肺結核久治不愈而臥床不起,我的脊椎病也惡化到畫圖時要拿個花瓶支著下巴。然而就是在條件如此艱苦的如此境地,在屋子匱乏的李莊,我終于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比較完整系統的中國建筑史。這一切全都因為有徽因。因著她認為的“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體驗到極端的愉快,靈質的、透明的、美麗的、近于神話理想的快活。”
? ? ? ? 這時我們是快活的,可也正如徽因所說的那樣生活本身就充滿著矛盾。我們經歷了最大的成功,卻在1953年遭到最嚴重的挫敗。
? ? ? ? 1953年五月,對古建筑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北京這個城市蔓延。為挽救這座古都僅存的一些完整牌樓街不致毀于一旦,我和負責解釋拆除工作的吳晗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卻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
? ? ? ? 令我更難過的還是長46公里的明清城墻的拆除。500年來從改朝換代的兵災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墻,卻在和平建設中被當作封建余孽徹底鏟除了。我們做的一切反抗,統統無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看著。看著他倒下,似向我求救。
? ? ? ? 1955年,徽因住進了醫院。眾人雖封鎖了批判我的種種消息。可我聰慧的人兒,還是從細節處察覺出了。我聽說她拒絕吃藥,在那個冬天離開了我。我聽說,她是“在寒風凜冽的北京,在最后一堵龐大的古城墻頹然倒坍之時”死去的。
? ? ? 我親手設計了她的整座墓體。我想她是愿意的。因為此生只有我懂她,她懂我。
? ? ?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她離開了。來生,別再陪著我走這一遭。我只愿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