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6月26日—7月10日
地點:山東某地高三畢業生家中
人物:馮琦(高三畢業生),馮琦的媽媽,馮琦的爸爸
旁白:剛結束高考的高三畢業生馮琦一身輕松等著自己高考分數的下來,十年寒窗苦讀,也終于給自己的高中畫上了句號。此時的馮琦也在等著下午三點以后開通的成績查詢入口,馮琦平時的學習成績在班里的中游,不算好也不算壞,起碼是能考上本科的那種學生。
第一幕:(馮琦家里)炎熱的夏天,(下午兩點五十)馮琦和爸媽在電腦旁邊坐著,面對自己的成績,自己也是心里緊張。
馮琦:爸媽,如果我成績不理想怎么辦,考不上大學怎么辦,我總感覺自己高考的發揮有點失誤……
爸:自己付出了多少也就收獲多少等著吧
旁白:此時墻上的鐘表慢慢走著,外面知了叫著,仿佛全世界都想安靜等著這個時間的到來……
馮琦:可以查了!(馮琦的手始終不敢按下回車鍵),爸媽要不然您們給我查吧,我回頭。
媽媽:怕什么,多大點事,我來!……
爸媽:518……
旁白:馮琦聽到這個數字并沒有高興,也并沒有哭泣,也許這就是她最真實的水平。
第二幕:爸媽:說說吧。想去哪里,這個分數不好報學校啊。
媽媽:琦琦啊,報紙上說的,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567萬,實際報名1100萬人,錄取比例為51.5% 。2007年北京報考10.9萬人,高招錄取率73.59%可你知道嗎?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年招生,錄取率為4.7%, 考上大學的考生可謂“鳳毛麟角”,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點也不假。
旁白:其實馮琦的心里是不安的,自己的分數真的是一個報重點不敢報,報小學校不甘心的那種心里,自己陷入了沉思…………爸爸開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專門給馮琦參考學校的事,四處詢問關于報考的老師,為的只是希望自己的閨女能上一個自己滿意的學校,馮琦心里在想,為什么當初不多努力一點,到頭來都是自己不好。
爸爸:你想去省內還是省外,想不想去大城市?
馮琦:想去省外,人家都說高考就是讓自己走出去,總覺得留在省內還是走不出去。
爸爸:我們去北京吧!
馮琦:北京???
旁白:此時馮琦的心里不知道爸爸和媽媽怎么想的,北京是個國際城市。那么多優秀的學校自己怎么可能報成功?況且自己家里經濟狀況一般般,去那里消費水平跟不上……
第二幕:(全家人坐在客廳里商量報志愿的事情)爸爸:是不是有什么擔憂?
馮琦:爸爸想讓我去哪里?
媽媽:你爸給你參考的讓你去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爸爸想你去北京大地方去長見識。雖然說是個獨立院校,三本。但起碼在北京……
馮琦:可以嗎?我怕我們支付不了昂貴的學費,我們普通的家庭就應該普通一點……
爸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旁白:沒有爸爸的支持也許馮琦現在還處在一種失望的邊緣,父母為自己考慮的太多,馮琦想著如果真去了北京,那么一定改變之前那個懶惰的自己。期待北京!
高考雖然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你的高考畢竟是在你的十八歲,總不能讓幾張卷子改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還有二十八三十八……路還很長!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