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ianist 鋼琴師

? ? ? ?其實我是看過這部電影的,那天碰巧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我知道它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但我還是想看看,這個故事與影片角度展現出來的人物表現跟文字上相差多少,心理的細微變化,文字才能展現出來,跟影片畫面的震懾力度是不相同的。看書,看的是人在戰爭年代受到摧殘的心理和行為過程變化。戰爭使人們的心如石頭般冷硬,堆積在路邊的死尸不再使人們一驚一乍,慘絕人寰的行為司空見慣,人的神經已經麻木,唯一擔憂的就是戰爭,傷害會危及到自己與家人。德國納粹在殘害猶太人的計劃可謂是縝密完美,從身體到心理的威懾,從最小程度的降低猶太人的反抗。從最開始的隔離,有意的減少杜絕食品和抵御寒冷的衣物的進入,疾病的傳播,讓猶太人民奄奄一息。德國軍的肆意搜索,打著被殺害的猶太人是反抗人士的旗號,到最后連偽裝的名聲都不需要,僅僅的殺人完全靠心情。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都到這個時候還不會反抗,就像他們所想的一樣,他們都知道百分之九十是德國人想殺光猶太人,可是憑借那百分之十的概率,懷著僥幸的心理想活下來的愿望,還是愿意茍且偷生。或許憑借著最原始的動物求生本能,在沒有到達生命的盡頭,還是會拼勁全力活下去,哪怕茍延殘喘。

? ? ? ? 我想,哪怕在那種環境氛圍下,還是有很多像最后那位德國軍官一樣,懷著一顆有良知的心,冷靜客觀的觀察這個混亂的世界,用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去幫助他們。我也想起了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心理學家做的一個研究,一個關于人性的研究,那個結果,在那群猶太警察身上也能看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同為猶太人,可以那么殘忍的對待自己的同胞而毫不羞愧。那個心理學家,召集一群大學生,讓他們幫忙做一個實驗。一批人做囚犯,另一批做獄卒。于是囚犯、獄卒一穿上衣服,各自便要進入自己的角色。剛開始做囚犯的學生還嘻嘻哈哈的沒進入角色,獄卒為了自己的威嚴,用武力威脅制服他們,用號碼代替他們的名字。后來當囚犯的學生感覺到了尊嚴受到傷害,便想提出終止實驗,但反抗無效,通通被壓制回去了,不服打到你服。實驗一直在進行,獄卒已經完全適應自己的角色,利用自己的職權對囚犯毆打,猥褻,一切對自己權威有質疑威脅的人,都被他們制服了,這時,他們好像完全像個稱職的演員,完全進入戲里一樣,也忘記了這只是個實驗。權利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忘乎所以。心理的暴力陰暗一旦得到合法的掩飾,便會膨脹起來,一發不可收拾。當時做實驗的其中一個獄卒,他在生活中是個斯文禮貌的人,可是在實驗中,他表現出來的暴力蠻橫,讓別人都快幾乎不認識他了。后來這個實驗因為場面快控制不住了,不得不中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原文】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譯文】孔子說:“假如立定志向去實行仁德,也就不會做壞事。” 【鮑建竹】一...
    轉念館閱讀 1,821評論 0 0
  • 又到了新的一年了。去年10月,想要做一個每天的積累,但是只持續了區區五天,只不過又一次證明了我的意志力是多么的薄弱...
    回風閱讀 174評論 0 0
  • 老老實實走著,慢慢的沉淀下去 別讓世俗干擾你 別讓金錢影響你 就為了那個目標 一定要踏實 踏實 祝我一路好運 安
    我覺得我很帥閱讀 268評論 0 0
  • 第一次認識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是在15年年中,當時公司有幸邀請到田林老師和飛筆老師來講授TTT課程,在為期三天的...
    cookie_liu閱讀 50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