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死亡是個永恒的話題,任何地方都不缺關于死亡的討論。
? ? ? ? 文學上對死亡的描寫五花八門,諸如“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類的句子多得數不勝數。
? ? ? ? 可說到底沒有動物在經歷過死亡后再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要真有這樣的也大多會說是在死亡的邊緣徘徊了一圈,所以死亡究竟是什么?
? ? ? ? 閉眼后再也不會醒來,溫熱的身體會一點點冰冷,柔軟的肌肉逐漸僵硬,震耳欲聾的心跳聲消失,像塊木板一樣,寂靜地躺著。
? ? ? ? 這是看見死亡的貓小姐能說出口的話。
? ? ? ? 自己面臨死亡和看著其他動物死亡自然也是不同的,貓小姐不能說面臨過死亡,只能說見過死亡,尤其是親友的死亡。
? ? ? ? 第一次面對死亡不過是一句“某某親戚去世了”,貓小姐才恍惚地從記憶里扒拉出關于她的那些許記憶。
? ? ? ? 啊,前不久好像還跟著他們去醫院看過她的,看上去精神還不錯,就是因為治病掉落了不少毛發,不過為什么會離開呢?
? ? ? ? 那會沒人告訴貓小姐理由,貓小姐也不是特別在乎這事,頂多感慨一句:死亡離得真近,一場疾病就能帶走。
? ? ? ? 后來貓小姐遇見一個問題:“假如你愛的親友病重在床,只能靠儀器維持生命,你會選擇給ta安樂死還是選擇繼續花錢給ta治療呢?”,那時候的貓小姐堅定地選擇了前者。為什么不能讓ta離開呢?ta都如此痛苦了,靠著儀器維持微弱的生命,每天還要面對焦急的話語、掙扎的眼神,誰會開心呢?放手讓對方離開對誰都好啊!
? ? ? ? 現在的貓小姐想起過去的想法,也只能輕笑一聲“幼稚”。
? ? ? ? 當病床上真的是最親近的親友時,腦海里唯一的想法只有:留下來,讓我多看你幾眼,至少你還在我身邊,能摸得到、看得到。
? ? ? ? 親眼看著親友躺在病床上什么都吃不下去,喝水都要喂。心里有把刀子在一點點地磨,一次只磨一下,源源不斷地磨,另一邊又存著一顆瀕臨死亡的樹苗,上方不斷有水落下,下方不斷填補肥料。
? ? ? ? 很矛盾吧?貓小姐會告訴你是真的。不斷去回想他正常的時候是什么樣,再對比現在的模樣,只會覺得心里有把刀,同時又在想會有新的藥和新的治療方式嗎?他一定還會和過去一樣的吧?
? ? ? ? 再怎么去想、去祈禱、去期盼,都沒有用了,收到死亡消息的那一刻,所有東西都仿佛是虛幻的。
? ? ? ? 那棵樹枯萎了,那把刀卻還在磨,磨地更加起勁了。
? ? ? ? 死后的事誰知道呢?誰都不知道,幻想死后還有個世界不過是安活著的親友的心,有個寄托總比什么都沒有更好。
? ? ? ? 也許真的,于躺在床上的病人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從病痛中離開,迎接一個新生;于活著的親友來說,葬禮、墓碑都是宣告ta離開的標志牌,遺像是寄托未完的情感的唯一途徑,否則活著的親友如何承受ta的離開?
? ? ? ? 即使如此,失去一個親友的影響仍然是延續在任何ta曾經存在過的地方的,ta的生日、ta的忌日、ta用過的東西等等,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ta去世了,永遠不會再見到ta,永遠不會感受到ta的溫度。
? ? ? ? 你會說為什么不向前看呢?向前了啊,貓小姐可以正常地生活,不主動去想,也可以避開他去過的地方、丟棄他用過的東西,那些日子卻是真的忘不掉,況且避開和丟棄最終只會導致無盡的后悔,后悔為什么不把這些留下。
? ? ? ? 很矛盾,越矛盾越看出感情。感情很復雜、很奇怪,解析不清、分析不明,唯獨感受到的動物最清楚這是什么,可就是說不清道不明,死亡亦是如此,不能說了解它,只能說感受到它了。
? ? ? ? 它來了,帶走了他,留下你在原地,學會重新邁步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