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圖書日,如果你喜歡看書,圖書館無疑是世界上最讓你向往的地方。它讓之著迷的不僅是豐富的藏書,還有建筑本身的美感和歷史氣息。那么,你心中最美的圖書館應該是什么樣子呢?
今年,美國《商業內幕》評選了“書蟲們此生應該拜訪的21座圖書館”,它們有的莊嚴而華麗,有的融古貫今,有的貫徹環保……無論是哪種風格,都能引你進入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下面就感受這些圖書館的絕美和特別之處吧!
斯特拉霍夫圖書館|捷克布拉克
這座巴洛克式建筑坐落在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sky klaster)中,曾被列為全球最美的圖書館,并占據各項“世界最美圖書館”榜單前列中。
斯特拉霍夫圖書館(Strahov Library)包括神學廳和哲學廳兩個大廳,均建于18世紀之交。除了數量龐大的古籍,罕見手稿,還有華麗的穹頂壁畫,古代地球儀和天體儀,以及傳教士圣約翰的木雕像。
皇家葡萄牙語閱覽室|巴西里約熱內盧
皇家葡萄牙語閱覽室(Royal Portuguese Reading Room)建于19世紀,藏書超過35萬冊,是葡萄牙海外最大、最有價值的葡萄牙語圖書館。
除了擁有大量珍貴藏書之外,它也因其新曼努埃爾式建筑風格(Neo-Manueline design)而聞名世界。
每一個書架從底部到天花板都擺滿了書,有許多還是來自16世紀的罕有古籍,來到這里,簡直就是被書海包圍了。
喬治·皮博迪圖書館|美國馬里蘭州
喬治·皮博迪圖書館( George Peabody Library)位于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是慈善家George Peabody送給巴爾的摩市民的一份禮物,如今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部分。館內藏書專業豐富且覆蓋面廣,藏有大型地圖及綁卷手稿。
圖書館由19世紀建筑師 Edmund Lind 設計,以其內部飛天中庭聞名。五層鐵鑄的陽臺邊擺滿了書籍,天窗屋頂讓圖書館灑滿自然光線,是舉辦婚禮和活動的首選場地。
紐約公共圖書館|美國紐約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世界上第三大圖書館,擁有將近 5300萬冊圖書。建成后,這座學院派(Beaux-Arts)建筑地標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大理石建筑之一。
其中的玫瑰主閱覽室(Rose Main Reading Room)延伸近兩個街區,長約91米,寬約27米,并提供42張長橡木桌。
入館既不需要借閱證,也不需要交押金,因此被稱為“美國文化機構中最平等對待人的地方”。
皇家圖書館|丹麥哥本哈根
丹麥皇家圖書館(The Royal Library Of Copenhagen)于1989年與哥本哈根大學圖書館合并,別稱為“黑鉆”,以黑色拋光的花崗巖和不規則角度而得名。
堅硬的外觀,加上由玻璃制成的中庭,讓內部灑滿了明亮光線,還有難以置信的水道景觀,構建了一個絕美的閱讀環境。
它是北歐最大的圖書館,有許多歷史珍稀藏書,自17世紀以來所有在丹麥出版的圖書都存放在這里。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美國馬塞諸塞州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是美國第二大公立圖書館,擁有大約2,300萬冊圖書。
它以其美麗的庭院、意大利風格建筑、中庭入口、以及經典的 Bates Hall閱讀室而聞名。
Bates Hall閱讀室是以圖書館的第一位捐助者 Joshua Bates 命名。在1852年,Bates 向圖書館捐贈了大筆款項,但有幾個要求,即圖書館能起到裝點波士頓的作用,以及免費向大眾開放。
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德國
這座呈立方體的9層圖書館(Stuttgart City Library)以古羅馬萬神殿為原型設計,旨在營造出一種房間連續感的氛圍,因此整個內部都采用統一的白色。圖書館中唯一的色彩就是書柜的顏色。
它由韓國設計師Eun Young Yi所射擊,因其外形酷似魔方又被稱為“書魔方”。
鄧肯萊斯圖書館|英國
鄧肯萊斯圖書館(Sir Duncan Rice Library in Aberdeen)是阿伯丁大學的新圖書館,也是英國最古老的五大圖書館之一。
它采用21世紀的設計風格,建筑中央擁有一個巨大的螺旋式中庭,可以照亮所有8層——建筑屋頂還有太陽能電池,可將光能直接轉換為電能。可持續性的設計特點,讓這座圖書館獲得了廣泛關注。
巴斯孔塞洛斯圖書館|墨西哥
這座圖書館(José Vasconcelos Library)由建筑師Alberto Kalach所設計,由玻璃和混凝土組成。在設計上,書架看上去仿佛漂浮在空中,圖書館的中心還懸掛著一個巨大的鯨魚骨架。
圖書館以哲學家兼政治家的 José Vasconcelos命名,他是墨西哥一位舉足輕重的文化人物,致力于積極推動鼓勵市民多讀書。
籬苑書屋|中國北京
籬苑書屋位于北京郊區的懷柔小鎮,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李曉東為當地交界河村建造的公益書屋。
籬苑書屋完全環保,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制成,坐落在河邊,配置了先進的冷卻系統,可以將冷氣引入。外圍護使用鋼化玻璃,玻璃外側則是鋪滿了柴禾稈,猶如生長在山谷中的巨型鳥巢,完全與自然環境相融合。
內部相互之間沒有隔斷,也沒有任何家具,主體空間由大臺階及書架組成,書被擺在臺階下面,臺階則成為主要的看書空間。
文內斯拉圖書館及文化中心|挪威
這座圖書館(Vennesla Library and Cultural Center)由一些列支持屋頂的弧度或“肋骨”組成,其設計理念來自于鯨魚骨骼的肋骨,整座圖書館共有27條肋骨。
設計師通過該理念來創造混合使用結構,為挪威公共設施帶來了一種復雜優雅的設計。
這是一座低能耗建筑,由圖書館、咖啡館、會議廳和行政管理區構成。
勞倫斯公共圖書館|美國
位于美國堪薩斯州的勞倫斯公共圖書館(Lawrence Public Library),始建于1972年,2014年設計師們掏空了這座最圖書館的內部,讓它更具現代和科技氣息。
如今它更像是一個21世紀的市民空間,擁有休息室以及帶有落地玻璃窗的閱讀室,人們還可以在草坪上進行戶外活動。
貝尼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美國
耶魯大學圖書館群落中,最有特色者,當推貝尼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它是耶魯大學圖書館中的文學檔案室,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古籍善本圖書館,藏有50余萬冊的珍本書及數百萬冊手稿,古騰堡圣經(Gutenberg Bible)是此處代表館藏之一。
外墻全部由產自佛蒙特州的半透明大理石拼接而成,看不到一扇窗戶,從外部看來像是一座絕對堅實的建筑。這樣也避免了陽光的直接照射,有利于保護古籍的。
大英圖書館|英國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擁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件館藏,其建筑本身也是英國20世紀最大的公共建筑。
參觀它的巨大圓形閱覽室(Reading Room),就好像藏身于一口大鐘里面,四周被數不清的書籍所包圍。
它每年都會增添三百萬件新館藏,因為根據英國的法規,只要是在英國出版的書籍,都必須要送一本復本給大英圖書館用作收藏。如今它擁有約1.7億件藏品,除了圖書外,還有其他印刷品和數碼資料,例如地圖、郵票、樂譜等等。
國會圖書館|美國
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建于180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是美國實際上的國家圖書館。
在建立早期,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曾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個人圖書作為禮物,捐贈給了國會圖書館。
圖書館屬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建筑風格,頗像古城遺跡。如今它館藏3000萬種書籍,涵蓋了470種語言,超過5800萬份手稿,是美國最大的稀有書籍珍藏地點。它的館藏量是全球最大的,保存了數百萬計的圖書、唱片、照片、地圖及手稿等。
阿德蒙特圖書館|奧地利
阿德蒙特圖書館(The Admont Library)坐落于阿爾卑斯山腳下,堪稱世上最美最大的修道院圖書館,于1776年由建筑師Joseph Hueber設計建成,屬于晚期巴洛克風格建筑。
近70米長的正廳藏書量超過20萬冊,其中包含大量手寫的古籍。天花板上7幅絕美壁畫由當時80歲高齡的巴洛克畫家Bartolomeo Altomonte用一整個夏天的時間完成,展示了人類知識的各個階段。
華美的內部裝潢,洛可可風格壁畫與雕刻,古典華麗而細膩,讓前往的旅客無一不感到驚艷。
亞歷山大圖書館|埃及
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是古代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后毀于公元3世紀,無數卷軸和書籍隨之丟失。
2002年重新了這座圖書館,整棟建筑的設計猶如一個日晷。主閱覽室的天花板由傾斜的玻璃鑲嵌而成,最高處達32米,仿佛日冕朝向大海傾斜。墻壁由灰色阿斯旺花崗巖建造而成,并刻有120種古代人類手稿的文字。
它的藏書量可達800萬冊,閱讀室面積達7萬平方米,此外還有一個天文館和手稿修復實驗室。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美國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Central Library)在2004年西雅圖市中心首次開業,整棟 11層建筑由玻璃和鋼結構建成,旨在對傳統圖書館的革新。
獨特和突出的外觀既保存了圖書館的功能性,又增加了前沿媒體功能。建筑由 Rem Koolhass 設計,以其大型公共區域和明亮自然的光線而著稱。
金澤圖書館|日本
位于日本石川縣的金澤圖書館(Kanazawa Umimirai Library)是一座三層建筑,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個簡單優雅白色的蛋糕盒子。
像海綿一樣的墻面分布著約6000個孔洞,讓光線均勻的進入大樓內部,還能讓空氣流通,使這里更像是一個書的叢林。
內部有25根支柱,形成了寬廣的閱讀空間,加上灑滿光線的氣氛,彷佛走進一個寧靜的異世界。
都柏林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愛爾蘭
三一學院圖書館(Trinity College Dublin Library)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圖書館,與英國的大英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齊名,被譽為“歐洲三大圖書館”,以其“Long Room”閱讀室聞名世界。
Long Room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室圖書館,約60米長的空間由大理石和黑色木壁柱組成,電影《哈利波特》里霍格華茲圖書館便是在此取景。
圖書館還放置了愛爾蘭國寶級文物《凱爾經》,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寫巨作,也是愛爾蘭歷史上最完美的一部作品。
圣日內維耶圖書館|法國
這座圖書館(Sainte-Geneviève library )由建筑家亨利·布魯斯特設計建于19世紀,以其精巧的鋼架房頂而聞名,令人想起當時風靡歐洲的火車站內部構造。
如今它成為巴黎的一座公共及大學圖書館,保存著圣日內維耶教堂原有的2萬冊珍貴文件,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這里描述為“知識的殿堂和沉思的空間”。
此外,這座圖書館的外立面還刻著810位杰出學者的名字,這也是該圖書館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