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玫瑰姐在公眾號和朋友圈里發了一篇文章,關于金稅三期的。文章中介紹了金稅三期的由來,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對于財務基礎為零的我來講,整篇過完后,整個人都懵了。狹隘的想,作為HR,了解那么多會計的知識有用么?直到最近一節薪酬課開講,著實的被上了一課。
稅貫穿我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聯系自身,生活方面,想到最多的還是購房和購車的稅費。而在工作中,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接觸最多的。
企業所得稅是老板們都很頭疼的,開個公司不容易,后面還要涉及公司的運營和管理。如何能讓公司賺到錢,讓員工有飯吃、有錢花,是老板們的使命和追求。深知賺錢的不易,老板更是想盡辦法去避稅、少交稅。如何避稅,如何“合理”的避稅?不僅是會計人員應該思考的問題,作為HR,也應該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為老板分擔憂慮。
人力的幾大模塊,各個模塊都牽扯到“錢”,如何更少的錢,起到更好的效果,值得每個人力工作者研究。老師在課中,講到了工資及工資各個科目的意義。只有了解所有基礎的內容,才能在上面做更多的花樣。
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舉例,一個員工的工資、獎金等怎么發放,列舉了三種方法,每種發放方式,平均稅率都不一樣。平時只知道算工資,從沒想過,原來還有這么多門道。還有每個花錢的出處,應該如何歸類?會減輕所得稅的繳納金額,都是值得深思的。
全部都是空話,現在只是機械的學習,沒有建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寫不出來更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