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222,7-1-1,離婁章句上1-1》

《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222,7-1-1,離婁章句上1-1》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天是丁酉年壬寅月己卯日,正月廿五,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一.《孟子》自此章始,進入下半部。

從《離婁》開始,進入《孟子》下半部。

上部與下部的主要差別。

上部講孟子周游列國的事跡,主要是期間與各國君王等人的對話。

下部是孟子晚年回家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傳法于后世,主要是孟子講課,學生聽課筆記整理出來的內容。

所以,下部很精彩,可以說是孟子思想最為精辟深刻的旨意所在。

二.離婁是誰?

離婁是早于孟子的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流傳下來的只有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離婁之明"。這個"明",既可以當作聰明,也可以當作眼力好。

三.公輸子是誰?

公輸子就是魯班,山東滕州人,能發明,能巧匠。曾經與墨子用模型斗法,一個用攻城機械,一個用守城之法。他是我們科技文明的代表人物。

四.師曠是誰?

師曠是古代最著名且最偉大的音樂家,孔子極為推崇師曠。

五、楊伯峻先生的譯。

孟子說,就是有離婁的目力,公輸般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就是有師曠審音的耳力,如果不用六律,便不能校正五音;就是有堯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管理好天下。

五.仁政指什么?

指方法和法度。治天下不可無法度。

這一節,是一個引子。通過離婁、公輸般的聰明和能巧,師曠的耳力作鋪墊,引出施仁政的重要性,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算有堯舜這樣偉大的圣人一樣深厚的修養,如果沒有好的施政方法和法度,一樣做不到平治天下。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

《孟子與離婁》南懷瑾講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