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今天很想寫一點東西,來祭奠我這碌碌無為的二十年,像傀儡無二差別般的生活。想寫出我的憤憤不平和心有不甘,想看到的人可以揭竿而起,唱響自由之歌,好好的為自己活一場。想寫的很煽情,想每個人讀到這個文章都身同感受,至少要覺得好好的不為了任何人走一遭!
從小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好像成了一個免死金牌一樣的,讓我們沒有理由去生氣去憤怒,像是一個諾大的沉木壓在心口,只能默默的自我消化。
我一個朋友,暫且就叫她小紅吧。小紅從小在農村長大,在他們那個只有幾十個人為一個班的小地方,成績數一數二,老師同學也甚是喜歡她,但是中考落榜了讓她丟盡了她和她父母的顏面。后來她的父親傾盡全力把她送進這個重點中學,她覺得很愧疚也很感激,感謝她的父母給她了再次學習的機會。所以她才經常說:她要用盡力氣的學習,考上好的大學。她每天都在學習,晚上挑燈夜讀,白天題海戰術,似乎都不見他真正的休息過,到高中最后一次摸底考試她的成績從進校班上四十多到了十名左右。打瞌睡的時候用筆芯戳自己大腿,背不住就抄十遍,字不好看就不停的練字帖,這樣對自己不擇手段的姑娘,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她可以上一個很好的大學,才對得起她這么沒日沒夜的付出。
不知道是上天忘記了眷顧這個踏實勤奮的孩子,還是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她命不好,她又落榜了,僅僅一分之差落榜了。時隔多久我們才知道是她父母執意讓她改了她先填好的志愿改成那所大學,說離家近,能夠時常回來,就連班主任也勸過她父母,可是她父母不聽。
這就是中國式的父母,用所謂的“愛”去捆綁,利用作為孩子的那些孝心和責任,去折斷他們想要展翅高飛的羽翼。還記得從小到大的寫作最多的題目是:夢想,這個題目我都是信手拈來、滔滔不絕,是因為我有一個很偉大的夢想嗎?其實也不是,只是關于夢,敢去想,敢去做,不在乎結果到底時好時壞、是否實現,課堂上老師總說叫我們懷揣理想,要去更遠的地方,看更美的風景,聽更動聽的故事,感受不一樣的人生,其實追逐夢最真實的就是追求自由和追求人生,????讓我們的人生可以自己決定自己選擇。一輩子很短,匆匆數十年,如果為了他人而活,誰來還屬于我們的人生。?
我想我們應該要學會“拒絕”,就像小時候媽媽說拒絕陌生人給的糖一樣,去拒絕那些肆意干涉我們人生的人,拒絕那些讓我們放棄夢想的人,不要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心機會,把這個心靈和思想的被綁架扼殺搖籃里。當然我也不是說絕對的固執和任性,諸葛亮先生不也勸劉嬋“開張圣聽”,我們也一樣學會傾聽,但是選擇權一定在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走。
今天在朋友圈發了一些牢騷話,大概就是壓力太大、夢想難以堅持,沒想到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關心,有個哥哥說:我這邊上班,白天早早上崗一天,晚上還要回來畫圖整理資料,我知道哪里上班都一樣,不累的是信仰或未來。其實他很優秀,但我了解到的他很簡單、活的很自在,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建筑業,他說當他看到別人住進他建造的大樓,把那里布置成他們溫馨的家,他很開心。這樣簡單的追求和夢,怕是很多人都沒辦法實現的吧!
其實最后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和此時的狀態化為字符,讓內心波瀾不驚,用屬于自己的方式沉浸在靜謐狂野里,然后找到那個小小的自我。默默的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