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本不應(yīng)該是這個,可是因為今天一直在忙自己網(wǎng)站的事情,就臨時把以前寫過的東西重新發(fā)表了一遍。本來今天早上10:46分發(fā)表圖片的意圖是為了測試一下照片和千字文哪個更能達到吸睛的效果,所以從早上開始就一直關(guān)注著瀏覽量,到現(xiàn)在(21:46)為止整整11個小時的時間,瀏覽量已經(jīng)達到了126(我qq全部的好友包括工作的、常聯(lián)系的、不常聯(lián)系的一共才150個),是我的千字文瀏覽量的3-4倍。也許數(shù)字更能說明一切,可是看著這些數(shù)據(jù),就又覺得沒有吐槽的必要了,與其去廢話一些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還不如好好睡一覺來得實在。
現(xiàn)在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一個讀圖的時代,依靠圖片就可以簡單得來的信息,為什么還要使勁兒瞇著小眼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呢。其實,單就從廣告形式的變化來說就已經(jīng)很明顯了。傳統(tǒng)廣告在報紙、雜志這種無聲的媒體上最初除了重視內(nèi)容和版式之外,主要還是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來傳遞信息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告的形式也越來越多種多樣,但是無論是報紙、雜志、路牌、包裝、招貼、POP、直郵還是網(wǎng)絡(luò),所有的這些形式都有一個共性的變化特征,就是廣告的樣式或者說版面越來越簡潔,甚至有很多優(yōu)秀的廣告作品只單純的是一副圖片,旁邊剩下一大片的留白。圖片能更加簡潔直白地說明問題,而且還能達到吸睛的效果,既然這樣也就無可厚非了。
既然這個話題無可非議,那就講講電影《為奴十二載》吧。。。。。。嘿嘿,允許我偷偷懶。。。。。。已經(jīng)堅持半個月了,對于一個意志力不強的家伙來說,已經(jīng)是個奇跡了。
影片講述了一個本是自由人卻失了自由身的黑人,在經(jīng)歷了長達12年的奮爭后終成自由民的過程。
1841年-1853年12年的時間,在那個奴隸制合法化的年代、那個充斥著銅臭與罪惡的社會,自由和權(quán)益成為了一種奢侈,就連生存最終也變得那么卑微。
蘇格拉底曾經(jīng)說過:他人為食而生、我為生而食。一個深埋在故紙堆里為生而非食斗爭的故事、在經(jīng)歷了160年后搬上熒屏、在這個自詡為自由的世界里如實地講述著那些所謂的資本主義原罪!主人公被騙淪為黑奴后也曾嘗試過多種努力,但是在舊派資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流氓惡棍和舊制度幫兇的欺凌壓榨下變得妥協(xié);他也曾試圖憑借自己的才能想博得奴隸主的賞識,但是現(xiàn)實又告訴他即使他與眾不同也要乖乖藏拙;他也曾試圖通過收買白人幫他送信,可是現(xiàn)實還是告訴他有些人永遠不可信。直到一位女性黑奴希望他幫忙了結(jié)她的生命、他才意識到幻想的徹底破滅,他摔碎了那支代表他奴性的小提琴,最終在一位北方來客的幫助下重獲自由。
主人公重獲自由、在那個年代、在那個黑奴制合法化的南方種植園、意義無疑是重大的。但是實現(xiàn)自由的黑奴只是少數(shù)。一方面、長期的奴隸制已根植在他們心中、他們覺得自己生而為奴,大部分人并不像主人公一樣開始為自由人、思想還未覺醒;另一方面、大部分為自由而斗爭的人早已在制度的壓迫下、死在了斗爭的路上、很少有人如主人公一樣幸運地逃過了所有劫難。
【感悟】1.人生的一段時間、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我們會感到迷茫,甚至看不到希望,但是只要你堅定一個方向并為之努力,你就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2.在一個不安分的社會里、一定要時刻警醒自己、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3.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只有一條道路、當一個方法行不通時嘗試一下?lián)Q另一種方法;4.我們一生中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脾氣和秉性、但我們要學(xué)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5.不是所有人都可信。6.才能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要分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