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關注了快兩百個微信公眾號,關注的都是一些優質號,我一旦有時間就會閱讀,我的生活中閱讀的時間比例占得很少。因為工作就已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坦白說,我每天行動和寫作的動力都來自于這些公眾號。
因為他們每天都更新,讓我覺得相對比之下,我在偷懶。而每當我偷懶的時候,我就會感嘆,為什么別人的世界里有這么多東西,可以每天更新?而我的生活如此單調,簡直沒有東西可寫?
我看了看自己空白的文檔,我知道并不是我沒東西寫,我的生活也很忙碌呀,按道理說我要寫的東西可多了。一定是因為我的知識儲備太少,以至于有趣的時候我都沒有辦法記載下來。
再回憶一下我這一天做了些什么?我發現,我的一天里,沒有進行大量的閱讀,也沒有完成我自己給自己定的任務——寫作。
我可能早上在上班路上會打開手機,查看推送,順便進行碎片化閱讀,到達公司打開電腦第一件事是整理上班思路,做計劃和實施計劃。然后就將閱讀和寫作拋在腦后。
到了中午吃完飯,我可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閱讀,但這些閱讀加起來,也不過都是碎片加碎片,成了一堆碎片。
而且這些碎片既不能完成我的知識儲備,也不能湊成我要完成的1000字的素材。
到了下班時間,我才驚覺,我這一天所做的工作中,我還有一項任務沒有完成,那就是寫作,我感到愧疚,但隨即我又帶著愧疚感進行下一個項目——健身。
為了彌補我未完成寫作的遺憾,我決定在健身上多花點時間,于是我嘗試多跑點步,多做一個項目,給自己加任務,但是我的愧疚感仍然沒有消失,這讓我很不安。
于是在運動完后回到家,和男朋友聊會天后,準備睡覺前,我終于在十點,扛不住愧疚感繼續蔓延了,打開我的簡書,進行了編輯,我突然覺得很放松!天吶!
我想我可能這篇文章不寫,明天就不會寫了,那我答應我自己的事情就沒辦法完成了,我對我自己爽約了!這多可怕,我連自己都不在信任了。于是我終于在一天最后的幾個小時里,完成了寫作!
偷懶真不是瞬間完成的,而是潛移默化的,我在潛意識中允許自己放縱自己,并且任由愧疚感存在,但絲毫沒想過去做這件事,把愧疚感解決。我想我給自己上了一課,這堂課叫做:答應自己的事情要做到。
我這一天雖然沒有大量閱讀,感到很遺憾。但仔細想想,我閱讀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能有寫作的素材。而我今天完成了寫作,這樣一想,也比較有安慰。
只是我在想,什么時候能真正的像大神們看齊,一是每天如一日地進行日更,并且每天都能有好東西更新。二是在完成日更的同時還能很好的完成另一份工作呢?有點難,但是值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