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進,垃圾出

有一個經濟學理論說,如果你把五個最親密的朋友的收入平均起來,最后得到的數字就會非常接近你自己的收入。

我進行了統計,發現我是我朋友的累贅。抱歉了朋友們。我拖了你們的后腿。但是請不要放棄我。我會趕上你們的。

我想我們周圍的環境也是一樣的。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像我們親近的朋友一樣好。

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看什么,你就是什么。你讀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朋友是什么樣子的,你大概也是那個樣子的。

我曾經聽說過一句“垃圾進,垃圾出。”我當時不明白,但現在我知道它的真正含義了。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通常狼吞虎咽地把給予我們的東西吃下去,而沒有意識到如果我們亂吃的話,會使我們的身體或精神生病。同樣地,我們認為我們擁有的朋友越多,我們就會變得越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認識到,我們應該有選擇地做事情。我們吃得少,但吃得好。我們交的朋友少了,但感到更快樂。

我們把我們過去認為必要和有價值的東西扔掉。通過這樣做,我們為真正的靈魂、好書、有趣的電影、偉大的繪畫、美妙的音樂創造了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盡量讓自己置身于好的東西之中。試著去擁抱美好的事物,讓他們給你帶來好的的影響力。

你不必占有那么多,有時候,越少越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