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百年一遇的數學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樂趣,便是去固定的便當店買午餐,只為看一眼在便當店做事的鄰居靖子。靖子與女兒相依為命,失手殺了前來糾纏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設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終只能在外圍敲敲打打,根本無法與案子沾邊。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一 達摩石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比起石神哲哉這個名字,我更喜歡湯川學對他的這個稱呼,賦予他一種神的力量,讓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男人瞬間光輝了 許多。
很多讀完書的女生大愛石神,不僅愛他縝密的邏輯,還愛他無私的奉獻。跟著劇情走,石神為了守護那對母女,先是替她們毀尸滅跡,接著冒名頂罪承認人是自己殺的。看到這已經夠震撼了,結果發現還有更震撼的。原來不是冒名頂罪,而是最驚人的障眼法,為了掩蓋靖子殺害前夫的事實,他制造了另一起殺人命案,并將自己變成一個猥瑣的跟蹤狂,將靖子從這個案子完全里隔離開來。
為了守護那對母女,他拋棄了自由,舍棄了尊嚴,而這種深沉到近乎瘋狂的愛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石神的愛顯得與眾不同,令人震驚。
可這種愛并不偉大,甚至可以說極端、變態,只有瘋子才干得出來。
石神對靖子的感情絕不單單是愛情,而是一種寄托。在數學領域,他是近乎神一樣的存在,可在現實生活中,他只是一個貌不驚人、不懂搭配的數學老師,一個沒有朋友、孤獨自卑的獨居男人。他曾想過死亡,原因很簡單,他已毫無留戀。沒有理由尋死,也沒有理由活著,如此而已。結果,脖子正要套入繩索里時,那對母女過來敲門了,石神看到她們,瞬間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原文里是這么說的,“怎么會有眼睛如此美麗的母女”,注意,是母女,石神要守護的,不僅僅是靖子,還有美里。更準確地來說,是守護他心中的美好。
這對母女在他心中,已升華到崇高的地位,是他的信仰,是他生活下去的動力。他遠遠看著,沒想過接觸,像他這樣的人,能沾到邊就已經很幸福了。如果沒有這次兇殺事件,他自始至終只是個靜悄悄的暗戀者。可發生了這樣的事,石神心里想的是:我這樣的人,今后很難有機會跟她們如此近距離接觸。
他成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不僅僅是在幫她們,也是在幫自己,如果信仰垮塌了,他的生活也就到頭了。并且他可以從中得到快感,守護的快感。最后他進了監獄,身體的束縛對他來說不算什么,他甚至覺得自己贏了。可是靖子的自首,卻給他帶來滅頂的絕望,靖子摧毀了他的苦心,讓他的守護付之東流。
石神是個追求極致的人,他對靖子母女的感情如同他對數學的感情,湯川學認為他是個很單純的人,靖子覺得他心如明鏡,不帶絲毫陰霾。可這樣的人,卻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來完成他的極致。
天才與瘋子只在一念之間,研究人員在精神病人身上發現了普通人身上日漸消失的專注:他們專注于某件事時,其他事情就都不重要的了。
石神做出那樣的行為,已經向右邁出了一步。
二 花崗靖子——不是你給,我就該接受
“毫無長處、平凡無奇、沒什么魅力的中年女人”,這是靖子給自己的評價,得知真相的她不敢相信石神會為了這樣的自己毀了他的一生。
網上很多人不喜歡靖子,罵她愚蠢,罵她是個臭女人,不值得石神為她做那一切。我不敢茍同,靖子并不壞,她只是個有點自私的普通女人,而這種自私,幾乎普遍地存在于我們每個人身上。(不過若是她再自私一點,石神就不會那么絕望了。)
石神替她擺脫了警方的追查,她對此滿懷感激。不過若因此終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故布疑陣又有何意義?和富堅在世時又有什么兩樣?只不過從富堅變成了石神。而且這次,她絕對擺脫不了,也絕對不敢背叛。
由此可見,她不僅不喜歡石神,還害怕他,怕他的糾纏。后來石神替她頂罪,湯川學告知她真相后,她震驚,滿心歉疚,這時工藤向她求婚了,送給她一顆大大的鉆石戒指。靖子明白了石神的深情,卻抗拒不了工藤的誘惑。
她自我安慰,或許該照石神的意思,只考慮她們母女的幸福,畢竟石神也覺得工藤能夠帶給她們幸福。再者,就算向警方說明一切,也救不了石神。如果退縮,反而會將石神的苦心付諸流水。
她能如此理智地分析,正是潛意識里的自私作祟,她希望心中毫無陰霾地投入工藤的懷抱,雖然她自己也知道那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最后美里的自殺將她這一點點自私全都驅除干凈,令她幡然醒悟。比起很多心安理得地享受備胎呵護的女人,靖子已算很有良知的了。
靖子從前是陪酒女,年老色衰后到餐廳打工,她的眼界注定她欣賞不了石神這樣的男人(PS:說實話,我也欣賞不了,我還是喜歡薄靳言那樣的,捂臉,輕點打)。石神不修邊幅、不擅長討女人歡心,靖子喜歡的是工藤那樣體面的男人。
石神的愛不求回報,超脫一切,如枷鎖般沉重,被他愛的人并不感到幸福,只感到巨大的壓力。相反,工藤那樣簡單世俗的愛,才是大部分女人想要的。
石神掌控著一切,他希望一切按照他計劃的發展,他沒有考慮到靖子母女的感受,他自以為只要將她們保護起來就可以了。可被保護的人,會終身自責,終身痛苦,終身得不得安寧。
如果時光能夠回到最初,我想靖子寧愿自首,也不愿接受石神的幫助。
不是你給,我就該接受。
因為我不想心中永無放晴之日。
三 美里——不能背叛那個叔叔
作為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美里早熟、大膽,有獨立的思想,并不失單純善良。
面對無賴般的前繼父,她操起銅制花瓶就砸了上去,從而導致了一切悲劇的開始。接著,在靖子猶豫不定的時候,她堅持不讓報警自首,而是選擇讓那個叔叔幫她們。
從石神進入那間屋子,替她們掩蓋罪行時,美里就把他當做了自己人,接著,石神的智慧讓她日益折服,她必定是崇拜他的。
美里將石神當做了可以依賴的人,當做了與他們母女融為一體的人,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渴望一個完整的家,石神的智慧可以保護她們,美里潛意識里希望他可以成為她的父親。所以,當靖子跟別人約會時,她會不開心,當靖子晚歸關機,石神打不通電話時,她會替石神抱不平。
美里固執地認為,不能背叛那個叔叔,他們一起做了那樣天大的事,早就分不開了。最后,石神的自首、夢的破碎壓垮了她的敏感神經,她選擇自殺,幸好未遂。
不太了解日本的制度是怎樣的,這一切的悲劇,還是源于制度的不完善。德行敗壞的前夫屢次騷擾孤兒寡母,柔弱的她們對于那樣的人渣毫無辦法,她們只想過平靜的生活,給錢打發不了,報警警察不管,他們只有在出了人命之后才會重視,民眾水生火熱時,從不伸以援手。
反正又沒死人。
呵呵,愿命運善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