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清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不絕于耳,忽近忽遠,忽高忽低,隆隆著,年三十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來了。
真想賴床多睡一會兒,想這美麗快樂的韶光多停駐片刻,想這一年唯一的儀式多停留一會兒,想這一年最后一個清晨的陽光再遲慢一些。
可是,時光總是如此容易將人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速速穿好衣裳,又重復一天的忙碌。貼春聯,貼窗花,洗水果,擺干果。在廚房里進進出出的為全家人準備一大桌飽含著思念,愛,細膩的豐盛的午餐,香雞肥鴨,骨頭丸子,綠色菜蔬,連年有魚。陽光正好時,全家圍坐一起,品著菜,喝著酒,聊著家常,年的味道濃郁的像陳年的老酒。
吃罷午餐后,就該包餃子了。圓圓的餃子在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里是團圓的象征,而春節是一年中最具有團圓意味的節日。年三十吃餃子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餃子因有交子之意,因而更歲時吃含有肉和菜諧音“有財”的餃子流傳了下來。
全家人有的拌餡,有的和面,有的搟餃皮,有的包,有說有笑,有歡有鬧,電視里不時傳來年味十足的春節特別節目,孩子在一旁兀自玩兒著。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包完餃子后,離安神還有一段悠閑的時光。這時再簡單收拾一下屋子,砌壺茶,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電視,偶爾磕幾顆瓜子,悠然的享受著。
晚上八點,大部分人都會不自覺地坐到電視機前,或歡樂或吐槽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
得空再粘貼復制群發一下祝福微信,看著雷同空洞的祝福,一臉木然。
十二點,新年的鐘聲響起,一年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