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說過暫時一階段要盡量多讀多想少議論,雖然按道理今天該進一步復述學習坎德拉、梅拉特的新知...
這么多雖然,但我只有一個「但是」。
——但是我一定要談談昨晚看的《開講啦》,1月14日,崔愷老師的這一期。這期節目,我看了兩遍,暢敘幽懷,受益匪淺,言到深情不得不為之動容,察其爾雅之談吐益覺如沐春風。
崔愷是我天大建筑著名的杰出校友、建筑大師、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建筑設計院的總建筑師。
閑言少敘,切入正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想,還是拋棄掉一般營銷號的寫法,搞幾個小標題就算概括了全篇要點。我想,既然是寫一些內心的感動,寧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我想一談關于崔愷老師的建筑理想,二談演講之間崔愷其人的個人魅力給我的感受。寫人作傳,況且一家之言,固然有其春秋筆法,我希望通過對崔愷老師的“談論”,抒發出個人的一些共鳴或者價值認同。最主要的,還是談一談我自己對建筑價值的取向。這不僅是我對建筑所有熱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要鮮明地表達我個人觀念中相關的取舍好惡。
所以以下的討論會帶有不是一般朋友濃重的個人成分。我也一直認為無道之術等于顢頇,也非常想借此機會發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歡迎交流。
一、關于崔愷與建筑
我覺得崔愷真正是一個無愧于我心中“大師”風范的建筑師。從演講處處可以見得崔愷先生心中的博大。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生民百姓的責任,而決不是眼前犬儒一般的茍且。
這種扎實,這種質樸,這種誠懇,這種責任,這種善意,這種價值觀..讓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教導大家在利己主義的迷霧中勿忘「心系天下,兼濟蒼生」的語文老師,想起了暑假自掏腰包帶我到大理查訪鄉建的闞教授。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民族文脈的致思,而決不是小資偽文藝那種文藝腔調的搬弄堆砌。
我比較不看好有一種小資腔調的文藝青年,大概就是下圖所概括的類型:
我們這里并沒有要站在個體角度否定任何個人的欣賞趣味,只是站在總體角度反對這種奉“文藝”為圭臬和最高價值的生活態度。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人與空間之道的聆聽,而決不是炫技或者堆砌符號的幼稚。
二、關于崔愷其人
我覺得崔愷是一個十分契合我心目中對于真正知識分子定義的典范。
首先是知識分子對于心系生民百姓、對于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堅持、對于文化傳承點滴之處的踐行
其次是大道行思、三省而新、從善如流的修為
然后是對于文脈文化的責任感
然后是敢積跬步、躬自行之的實踐精神。
再次是善良、真誠、謙和、儒雅的氣質
無論是提問的青年代表請求現場畫畫時其爽快答應,還是同學提問時他從容而動情的回答,以及和主持人幽默風趣而又完全不顯得蒼白的互動,又或者頗有見地的建議和真摯的祝愿、誠懇的贊許,都讓聆聽者感受到一種溫潤而厚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