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九 ?來聊聊崔愷在《開講啦》 的演講

雖然之前說過暫時一階段要盡量多讀多想少議論,雖然按道理今天該進一步復述學習坎德拉、梅拉特的新知...

這么多雖然,但我只有一個「但是」。

——但是我一定要談談昨晚看的《開講啦》,1月14日,崔愷老師的這一期。這期節目,我看了兩遍,暢敘幽懷,受益匪淺,言到深情不得不為之動容,察其爾雅之談吐益覺如沐春風。

崔愷:我覺得我們建筑師,...,而不要為自己立一座豐碑,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心里面最安定的事情。

崔愷是我天大建筑著名的杰出校友、建筑大師、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建筑設計院的總建筑師。

閑言少敘,切入正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想,還是拋棄掉一般營銷號的寫法,搞幾個小標題就算概括了全篇要點。我想,既然是寫一些內心的感動,寧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我想一談關于崔愷老師的建筑理想,二談演講之間崔愷其人的個人魅力給我的感受。寫人作傳,況且一家之言,固然有其春秋筆法,我希望通過對崔愷老師的“談論”,抒發出個人的一些共鳴或者價值認同。最主要的,還是談一談我自己對建筑價值的取向。這不僅是我對建筑所有熱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要鮮明地表達我個人觀念中相關的取舍好惡。

所以以下的討論會帶有不是一般朋友濃重的個人成分。我也一直認為無道之術等于顢頇,也非常想借此機會發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歡迎交流。

一、關于崔愷與建筑

我覺得崔愷真正是一個無愧于我心中“大師”風范的建筑師。從演講處處可以見得崔愷先生心中的博大。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生民百姓的責任,而決不是眼前犬儒一般的茍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扎實,這種質樸,這種誠懇,這種責任,這種善意,這種價值觀..讓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教導大家在利己主義的迷霧中勿忘「心系天下,兼濟蒼生」的語文老師,想起了暑假自掏腰包帶我到大理查訪鄉建的闞教授。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民族文脈的致思,而決不是小資偽文藝那種文藝腔調的搬弄堆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比較不看好有一種小資腔調的文藝青年,大概就是下圖所概括的類型:

截圖自知乎

我們這里并沒有要站在個體角度否定任何個人的欣賞趣味,只是站在總體角度反對這種奉“文藝”為圭臬和最高價值的生活態度。

真正的大師,他的心中是對人與空間之道的聆聽,而決不是炫技或者堆砌符號的幼稚。

互動環節有一個從事景觀設計的同學提出要與崔愷老師比試手繪。同學畫了工整精美的景觀手繪,崔愷老師只用簡筆勾勒出了心中的生動意向。

二、關于崔愷其人

我覺得崔愷是一個十分契合我心目中對于真正知識分子定義的典范。

首先是知識分子對于心系生民百姓、對于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堅持、對于文化傳承點滴之處的踐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次是大道行思、三省而新、從善如流的修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后是對于文脈文化的責任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后是敢積跬步、躬自行之的實踐精神。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次是善良、真誠、謙和、儒雅的氣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論是提問的青年代表請求現場畫畫時其爽快答應,還是同學提問時他從容而動情的回答,以及和主持人幽默風趣而又完全不顯得蒼白的互動,又或者頗有見地的建議和真摯的祝愿、誠懇的贊許,都讓聆聽者感受到一種溫潤而厚重的力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1.滿桌佳餚,你得有好牙;腰纏萬貫,你得有命花。 02.賞一路風光,你得走得動;揀一座金山,你得能夠拿。 03....
    巴山小羊兒閱讀 329評論 0 1
  • IT晴天閱讀 193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