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主要說了銀行 金融公司 小貸公司和從業人員各種坑,下篇來聊聊lsp 也就是融360,好貸網這樣的貸款搜索平臺內幕
貸款搜索平臺(LSP,Loan Search Platform)
現在國內做貸款搜索平臺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貸款智能搜索引擎”,可以為借貸人尋找到最佳的貸款渠道,也能幫銀行及金融機構尋找精準匹配的信貸客戶。” 現在做的比較出名的融360,好貸網都是這種模式。但真的是這樣嗎?
1.平臺上的貸款產品:
LSP的確有很多貸款產品可以根據你的,貸款金額,貸款用途,職業身份匹配并展示給你。對于需求貸款的人在收集相關信息上來說的確更快速,更容易,但是并不高效。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平臺對于每個產品披露的信息是非常不完整,一般只有最基本的信息,你看完介紹后更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這個產品,還是需要提交申請留下聯系方式后,等待信貸經理主動聯系你,這也和他們的收費模式有關。
一般來說,LSP上披露的產品信息不全和模糊不清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貸款額度:一般只告訴你范圍,例如:“5萬-30萬”,但是根據你個人的收入情況,交社保情況到底能貸多少?貸款額度如何計算是不會告訴的。
征信準入條件:你能不能貸款是要看你的征信報告的,有的放款機構能容忍你有1-2次很短的逾期,而有的卻一次都不能接受,這個數據你也是看不見的。
還貸比要求:你名下如果還有其他貸款和負債,在審核的時候會考慮你的綜合還款承受力,比如:要求貸款人名下所有負載月還款額相加,不能超過你的月收入。反過來說,比如你月收入是1萬元的話,已經每個月要還5000左右的貸款,此次申請的貸款額度計算依據就是你余下的那5000元收入。而這些LSP上也不會披露。
是誰在LSP(貸款搜索平臺)上發布貸款產品信息?
LSP上發布的產品,只有少數放款機構可能會和LSP合作,信息屬于官方發布。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銀行信貸員和中介機構付費在LSP上發布的。為了擴大獲客率,所以在描述貸款產品時就會避重就輕。好處在于:
1. 貸款產品描述門檻越低,要求越少;吸引更多客戶前來詢問,盡可能多的獲取潛在客戶信息
2. 當來詢問的客戶資質尚可,只是無法滿足某個特定條件(比如:需要夫妻共簽)就可以轉手介紹給中介公司操作,獲取利潤
3. 當詢問的客戶基本資質與所需貸款金額相差甚遠,無法操作此貸款,依然會提供其他產品信息或者中介機構供其挑選,收取服務費用。
那為什么有時候貸款人資質很好,還是會變著法收費?
因為在LSP上發布信息需要收費,拿到一個客戶的信息也是要收費的。所有向LSP提交咨詢意向的客戶,在LSP后臺都可以看到,不過信貸經理能看到你填寫的個人信息判斷出你的基本情況,但是沒有聯系方式。要獲取“心儀”客戶聯系方式,需要付費。既然獲客有成本,既然大家都在收費,這就是利益最大化的結果。
客戶只能向網站提交貸款意向,提交后只能等待對應的人員聯系你。我稱之為“黑箱模式”。客戶的信息是被LSP變賣了,有償提供給需要的人。而客戶更本沒有辦法自由地,匿名地與信貸經理高效的溝通。要知道貸款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件,大多數客戶是不愿意讓人知道的
內容來源:帶魚圈
關注“帶魚圈”微信公眾號,回復“資料包”下載企業貸款內部資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