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愛上讀書,并深受其益的

1

很多人都說,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差不多需要21天,想想我堅持看書也有3年了,不說每天都有看,至少1000天是有的。要說這幾年的收獲,還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我最喜歡的這張圖片,倒是非常形象的表達了其中的意思。

通過閱讀,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其實我一直都很贊同,讀書是件比較私人化的事情。就像有人喜歡江湖中的傳說,有人愛酒肉穿腸過,有人樂于在游戲里廝殺。每一個不同的愛好,總有人能從其中找到樂趣。

話說我愛上讀書這事,并沒有狗血的劇情,也沒有閃光的亮點。猶記當年,大學初畢業,在一家公司上班。日常愛好不多,友人又太少。大好春宵和周末都無處揮灑,既然如此,想著不如睡覺。

后來,睡的太多,整個人差點精神病。

2

直到某日午間,看見一女同事在抄一書。于是我上前問她抄的何書,她拿與我看,只見白色封皮上赫然寫著:XXXXXX。我簡單翻閱了幾頁后問她,能否借在下一閱。

女同事說此書乃問她朋友所借,要詢問方可。后來我便想,書非金磚,我亦非窮光蛋,買幾本書的碎銀還是有的。于是遂決定不借了,不如自己買之。然后,我就在當當上一口氣買了……2本書!并獻出了我的當當處女購。我現在還記得,其中一本是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另一本來自豆瓣某紅人。

從此,我便上了癮一般,每個月差不多就會買一次書,大半年就沖到了當當的最高級別:鉆石會員。當然這是后話,現在我差不多已經放棄當當陣營。

3

那時候買書看書差不多為打發時間,雖然我大學也經常去圖書館借書,去閱覽室看報刊雜志。但畢業后就覺得重心該回歸工作,讀書的心可以暫時收一收。事實證明,單純如我。

最初幾個月買書沒什么經驗,看什么熱門就買什么,朋友稍一推薦就放入了購物車。所以,當年的我對于看什么書完全沒有自己的觀念,不會分辨書的好壞,不去看作者是誰,不思考它是否對我所有幫助。

當然,不出意外地也掉坑了很多次,罵自己傻逼了無數次,比如劉某同、白某梅的書,我恨不得打負分。這何止誤人子弟,簡直是騙小青年小女生的錢,自己的三觀都沒有建好,都好意思出書指導別人的人生,真是貽笑大方。

就這樣一直買一直看,2013年差不多買書花了近1000塊,一共看了有50本書左右。到了2014年,我開始在京東和亞馬遜上面買書,特別是它們幾家做活動的時候,經常有滿200-100的優惠,因此買了不少。再后來又買了kindle,抽空也能看上幾頁。如此的日積月累,看書這件事很自然地成了我的每天日常,一直到今天,幾乎從未間斷。

4

我看書的時間一般多在晚上,比如睡前的兩個小時,認真沉下心的話可以一周兩三本。不過剛開始看書時并沒那么快,而且睡前看書特別容易犯困,常常是沒翻幾頁就昏昏入睡了。周末不出去的話,我會在家宅一天,因為剛上班那會是單休,所以不是全部的時間都能用來看書。即便如此,一個月4本書的閱讀量還是綽綽有余的。

說到看書的收獲和意義,可以列出一籮筐都沒問題。它就像一粒種子,慢慢的在我身體里生根發芽,隨著每日的澆灌,逐漸長成參天大樹。而與此一起成長的,還有我的世界觀、價值觀,把我從一個單純無知的少年,變為一個內心成熟、人格健全的青年。我特別感激的就是,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書的陪伴。

記得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時,有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直到現在都對我產生著很大的影響。他的這句話大致意思是這樣:同樣的一件事,你做了,你會受益于這件事為你帶來的正面影響,可能是技能增長,可能是收入增長,然后慢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如果你沒做,你嘴上最多說一句,我也不知道它對我有沒有好處嘛,所以我不做也什么損失。當然了,你已經永遠不可能知道它對你到底有什么好處,因為你連入選的資格都已經丟掉了。

就像當年在大學的我,因為私下有不少空余時間,于是就在網上報名學了SEO,當時只覺得好玩,沒指望它能為我帶來什么價值。結果兩年后我面臨畢業找工作,由于專業的限制性,以及就業的競爭壓力,工作還真不太好找。后來我憑借這個技能,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再說我看書多了以后,就嘗試著寫起了書評,當初也是隨便寫寫,后來因此進了一個書評群,在里面每天都可以約到很多新書,相當于免費拿到最新上市的各類書籍,一年買書的錢就省了上千塊。如果書評寫的好了,還可能刊登在紙媒上拿到稿費。這一切都是我不曾想到的。

5

嘮叨了半天,以上就是我愛上看書的一個經歷,以及看書為我帶來的一些正面影響。我知道,在閱讀的這條路上,我還只是剛剛上路,未來還有更多的風景,更多的精彩故事,更多前所未知的世界等我暢游。

古語云:幼不學,老何為。未來的路,大家一起共勉!

拓展閱讀:2015年,那些讀過的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