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比特幣》這第三章對于一個不與程序打交道的小白來說,簡直就是煎熬。一大堆的代碼壓根看不懂。但是細細的查看后,就會發現每一筆轉賬,其實背后都有一套邏輯算法。
看似簡單的轉賬,實際上是一次次編寫的一條條代碼,不斷運轉的結果。
任何的事物背后都有邏輯。
在我的印象中,數學只不過是用來做個加減乘除,現在還有了計算器,加上網購的便捷,連最典型的應用場景,都不需要用到。而此次看到整個轉賬流程的代碼處理,從創建錢包,到挖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也就是創世區塊,再到把區塊轉換到其他的錢包,進行轉賬。
這么一整套流程,背后是數學對于編程語言的支持。計算機編程只不過是龐大數學體系的應用的冰山一角,更不用說記錄著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物理學。
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個時代,我們并不需要對用的東西去思考它的邏輯,例如幾乎人手一把的手機,你不需要知道它是怎么組裝、怎么排線的,甚至于壞了后,只要拿去修理就行了,不需要你多了解什么。
但是如果想要對這個世界多一些底層的了解,就需要去認識到撐起整個世界架構的數學,正如吳軍老師的《數學之美》,帶領了多少人開始了解到數學,通過了解數學,去建立對世界底層邏輯的探索。
就像17年11月15號晚上王煜全老師在得到直播中分享的點,認知升級是需要知識升級為前提。
iPhone 8沒火,但是被人吐槽多次的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iPhone X,卻在多少地方讓人排起了購買的長隊。因為人臉識別的背后的是激光點投影的技術應用,而供給蘋果公司這方面技術的,就是一家叫Lite的公司,王老師毫不客氣的當著2萬多人的面,直接推薦了它。
為什么?因為蘋果的每一款手機都是成千上萬的量,那么應用新技術的價格就會隨著市場擴大而降低,這就是規模優勢,而隨著手機進入人的生活,技術開始普及,看上去不著邊際的技術,開始成為在市場的應用,而不斷應用必然會帶來科技的普及,形成了新一波的趨勢。
通過數學,去建立對事物底層邏輯的了解,去大膽的預判趨勢。就像萬維鋼所說:哪怕是犯錯,也要讓自己正確的犯錯。
在這個迭代的過程中,去不斷學習讓自己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你能和誰在一起共事,這取決于你自己能多優秀,這就是吸引力法則。而去了解并使用新的科技新思想先武裝自己,讓自己接觸最先進的科技,擁抱科技,讓自己真正的活在未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碰到所有的問題,就像是打游戲過關一樣,想辦法動用自己的資源,去解決每一個問題,享受這個過程,多有意思。
Just enjo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