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強升職記》讀書心得一:
周二,特別累,累得胳膊都懶得抬一下。
我知道這是運動后肌肉酸痛的后遺癥,我告訴自己,你要爬起來運動,只有運動才能解決你的問題。
但是,好累啊,白天已經累了一天了,再休息十五分鐘吧,看看小說。
十五分鐘又十五分鐘,然后,看看表,11點了,我要睡了。
周四下班,說好了陪孩子去買滑板車。
進了商場,哇,這個玩具很不錯,抓起來看看,那個吃的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要不要買點嘗嘗?
等我走到滑板車柜臺的時候,一個小時過去了。
這是我在讀了《小強升職記》第一章之后,反思對照出的我自己的時間黑洞。
我們時常處于忙碌-焦慮-忙碌-焦慮的死循環中,要做的事情很多,時間永遠不夠,但是認真反思,我們又不停地在無意義地浪費時間。
自我覺得一天工作很辛苦很累,其實工作中間夾雜著大量的刷朋友圈,看新聞,玩游戲,看小說…
勞逸結合是對的,但工作一小時,休息五小時之后,帶給你的只有做不完的工作和滿心的后悔和焦慮。
那么這個病該怎么治呢?
書中也講了良藥:記日程表。
這個辦法各路大神在各種場合都強推過吧?
但是實在非常sorry,這個辦法著實不適合我。
我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每小時記下自己做的事情,一旦發生某個小時無所事事看了整小時的小說,記到本子上,我就要抓狂了。
抓狂的結果并不是會回到工作中,而是決定自暴自棄棄療了。
于是,這個方法撿起來,扔掉,撿起來,扔掉……
最后徹底扔掉,好輕松。
這就是內疚導致的過分焦慮,然后最后徹底失去信心。
那要這樣說起來,豈不是日子就會一團糟了?
但其實也沒有,我接受了自己受不了過分強迫自己的生活,于是找其他的方法來幫助自己。
我在工作上目前采用的方法叫做“重要事件法”,很像書里記載的“工作籃法”。
這個方法上手超級簡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抓狂了。
方法就是在本子上記下你今天必須要完成的3件最重要的事,然后,卯足了勁趕緊做吧,做得越快,你自己可以支配休息的時間就越多。
于是我會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一早去做,盡快做完,接下來的時間就可以隨便拿來看書寫字打怪了。
每完成一件事,就把記下來的事情給刪掉,看見一條條被劃掉,好有成就感啊。
這個很像念書的時候,媽媽說你做完這張卷子就可以隨便玩了,于是這張卷子做得飛快,還特別認真投入。
于是,我有了每天讀書、畫畫、寫文章、學英語、學理財……這么多我想做事情的時間。
更可喜的是,每天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即使工作有小小挫折,你仍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是有提升的。
最起碼,心情會很好啊。
雖然有點阿Q,但人活在世上,為什么要讓自己每天痛苦不堪呢?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痛苦不堪,還沒什么效果,一定是哪里做錯了。
我就用這么一個小小的行動,時間效率比之前的一團亂麻提升了不少,加班也少了很多。因為最重要的事情已經提前完成了。
這就是我看到自己的進步。
我是一只蝸牛,速度很慢,但是,我總在向前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