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領導批示,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現金貸”已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目前,辦公室已根據上述“現金貸”業務活動相關特征,以搜索的方式,經有關部門協助排查出部分具有上述特征的平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根據國務院領導批示,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現金貸”已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同日,《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和《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補充說明》(下稱《補充說明》)兩份文件在網絡曝光。兩份文件是由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已有從事現金貸業務的深圳平臺收到上述文件。
據《補充說明》,在各地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中,要對具有利率畸高、實際放款金額與借款合同金額不符、無抵押期限短以及依靠暴利覆蓋風險、暴力催收等特征的平臺重點關注。目前,辦公室已根據上述“現金貸”業務活動相關特征,以搜索的方式,經有關部門協助排查出部分具有上述特征的平臺。部分“現金貸”平臺名單已下發給各地,供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參考,請各地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開展清理整頓工作,排查名單不限于上述機構。
《通知》提出,各地需根據風險排查的實際情況,按照情節輕重對“現金貸”P2P網貸平臺進行分類處置,對違反《網格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的平臺按期完成整改;對涉嫌惡意欺詐、發放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的平臺,各地在及時掌握犯罪行為事實證據和線索的情況下,及時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置。同時,對網絡小貸開展“現金貸”業務進行風險排查和整治,對于未經許可開展此類業務的機構立即叫停,存量業務逐步壓降至零。
《通知》要求,各地于每月10日前將相關整治進展情況報送至領導小組辦公室。其中,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現金貸”平臺基本情況(如機構數量、交易規模、借款人數、出借人數、借款利率等)、初步查實的違規問題、尚待進一步查明的線索和問題以及下一步清理整規工作計劃等。
來自中國經營網、證券日報等多方數據顯示,目前從事現金貸業務的平臺近千家,已有近百家現金貸平臺獲得B輪投資。
根據測算,目前行業規模大約在6000億元到1萬億元之間。按照參與主體背景的不同,現金貸可以具體分為持牌系、垂直系、電商系以及網貸系四類,而持牌系又可以分為銀行系和消金公司系兩種。其中電商系現金貸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垂直系和網貸系現金貸規模在1000億元左右,而持牌系的規模在4000億元以下。
這個才剛剛站上風口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不少創業公司、上市公司,甚至金融機構的“現金奶牛”。如今監管清理整頓進行時,現金貸市場難逃洗牌命運,行業商業模式、利潤增長均將受影響。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建議指出,清理整頓從理論上講要分類處理,保護合規合法經營主體,但在實際監管操作中有較大難度。應該在清理整頓后給一個合理的生存空間,規范這種業態的發展。
附《通知》全文:
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整治辦函〔2017〕19號
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
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
近日,網絡上出現關于“現金貸”的負面報道,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考慮到部分“現金貸”平臺行為影響惡劣,容易觸發社會風險,亟需規范和引導,根據國務院領導批示,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將“現金貸”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請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根據P2P網貸整治實施方案對各地區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進行清理整頓,具體工作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視,全面摸清“現金貸”風險底數
近年來“現金貸”平臺遍地開花,良莠不齊,部分平臺存在三個突出問題:是利率畸高,根據媒體報道,“現金貸”平均利率為158%,最高的“發薪貸”利率高達598%,實質是以“現金貸”之名行“高利貸”之實,嚴重影響市場經濟穩定。二是風控基本為零,壞賬率極高,依靠暴利覆蓋風險。部分平臺大力招聘線下人員,盲目擴張,且放款隨意,部分平臺借款人只需要輸入簡單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權即可借款,行業壞賬率普遍在20%以上。三是利滾利讓借款人陷入負債危機。借款人一旦逾期,平臺將收取高額罰金,同時采取電話“轟炸”其親朋好友或暴力催收等手段,部分借款人在一個平臺上的借款無法清償時,被追轉向其他平臺“借新還舊”,使得借款人負債成倍增長。
考慮到上述部分平臺行為影響惡劣,極易引發社會關切,各地應給予高度重視,結合本次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要求,集中配置監管力量,對各地區“現金貸”平臺開展摸底排查與集中整治,請各地區根據排查情況確定“現金貸”機構名單,摸清風險底數,防止風險的集中爆發和蔓延,維護網貸行業正常發展秩序。
二、分類整治,切實防范風險
各地根據風險排查的實際情況,按照情節輕重對“現金貸”P2P網貸平臺進行分類處置,對違反《網格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的平臺按期完成整改;對涉嫌惡意欺詐、發放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的平臺,各地在及時掌握犯罪行為事實證據和線索的情況下,及時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置。同時,對網絡小貸開展“現金貸”業務進行風險排查和整治,對于未經許可開展此類業務的機構立即叫停,存量業務逐步壓降至零;對于存在涉嫌惡意欺詐、發放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網絡小貸,及時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置,切實防范風險,引導“現金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請各地于每月10日前,按月將相關整治進展情況報送我辦,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現金貸”平臺基本情況(如機構數量、交易規模、借款人數、出借人數、借款利率等)、初步查實的違規問題、尚待進一步查明的線索和問題以及下一步清理整規工作計劃等。
三、宣傳引導,及時開展相關風險提示和宣傳教育活動
各地在清理整頓過程中應當做好輿論引導,通過官網發布、媒體訪談、專家解讀等多種方式,持續開展相關風險提示和宣傳教育活動,主動對外發聲,釋效監管信號,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正面引導輿情。
附《補充說明》全文:
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整治辦函〔2017〕20號
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補充說明
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
根據各地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反饋意見,現對《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網貸整治辦函〔2017〕19號)文件做出如下補充說明:
一、“現金貸”業務活動主要業務特征
根據當前市場“現金貸”業務活動經營模式,請各地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中,對具有下列特征的平臺應當予以重點關注:
1.平臺利率畸高。當前部分平臺采取日息、月息等概念吸引借款人,而實際年化利率超過36%,造成部分借款人負債累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實際放款金額與借款合同金額不符,部分平臺在給借款人放貸時,存在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金額,造成借款人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與借款合同約定金額不符,變相提高借款人借款利率。
3.無抵押,期限短。“現金貸”平臺主要通過無抵押信用貨款,借款期限集中在130天,放款速度快等方式吸引借款人。
4.依靠暴利覆蓋風險,暴力催收。當前部分“現金貸”平臺風險控制十分薄弱,行業壞賬率普遍在20%以上,平臺依靠收取的高額利率平衡風險。而借款人一旦逾期,平臺則采取非法手段對借款人進行各種方式的暴力催收,極易引此惡性事件的發生。
二、核查處置依據
各地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過程中,可參考《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管理辦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作為清理整頓工作依據,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監督管理,對違法犯罪行為及時移送相關機關。
三、部分“現金貸”平臺名單
根據上述“現金貸”業務活動相關特征,以搜索的方式,有關部門協助我辦排查出部分具有上述特征的平臺(平臺名單見附件),現發送給各地,供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參考,請各地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開展清理整頓工作,排查名單不限于上述機構。
來源:綜合 網貸之家、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日報、P2P黑板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