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沒有氣的氣球,想讓它飛怎么辦?充氣。我們想要更厲牛,怎么辦?輸入。我們若想在未來到達更高的高度,就需要補充足夠多的營養,才有可能到達更高的地方。大而廣的輸入才能制造出精而美的輸出。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時代讓我們煩惱的不是該學什么,而是太多該學的。想要快,就得飛。

那么如何習得飛行姿勢?不急,說這之前,我們先談些更重要的好不好?磨刀不誤砍柴功,你懂的,那就坐下來聽一聽。

我們不得不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飛行的跑道不止一個。古典老師給出了一個概念——人事網書。四條跑道,哪條更適合讓我們飛呢?

跑道各有特點,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跑道的情況。人——指牛人,但是當我們還不那么厲害的時候,牛人是一般不愿意結交我們的,因為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更寶貴。事——指參與不同的事物,例如擔任不同的職務,工作在不同的公司,以在不同的環境里獲得更多經驗填充自己。能做到這樣的人一定是有的,但大部分的我們都不是。網——指網絡,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想要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內容,完全契合我們的信息,他也一樣存在,但可能要花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書——指書本。體系系統強,容易找到適合自己胃口的知識,可是買書容易啃書難…困難是勇氣的制造商,知識是書本的生產商。

你選好跑道了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選好了最優質的跑道,我們是不是馬上可以乘著書起飛了,再等等。因為還有更為重要的幾點。是不是想吐槽了,說好的要一小時閱讀一本書呢,看了一半了,我想要的你只字未提。別急戰友,其實你已經在慢慢摸透了。實話說速度的技巧很簡單,之所以不能速度是因為我們對速度的理解不夠深入。

閱讀最重要的伙伴是我們的大腦。我們頭腦內的大腦其實不止一個。大腦其實在進化過程中衍生出了共三種腦,最原始的是爬行腦(腦干),再就是邊緣腦,最后才是現代的人類大腦,它在最外側,皺巴巴的像一層皮。周所周知,因為人類腦最晚形成所以還不夠成熟,最突出的兩方面是智慧與節能。節能即是“新大腦”的利同時也成為了他的弊。它會自動過濾無用的信息,連感覺不重要但很重要的信息也會被過濾,也就是態度不認真對待的信息一樣會被過濾掉。科幻大片精彩紛呈,第一遍和第二遍留給你的印象是一樣的么。回憶一下剛學駕駛,手忙腳亂,恨不得馬上來一瓶“六個核桃”。可一兩年后的你呢,蒼茫的上班路上,左手拿可樂,聽著音樂 ,右手不緊不慢的自在逍遙,為什么。

大腦擁有對事物(熟悉的,認為不重要的)自動過濾的技能。解決方法:刺激大腦,充分刺激大腦,讓他回歸到自己強大的一面,變為高能的處理器。怎樣刺激?對于速度來說,首先是姿勢,閱讀的時候,~你如果選擇躺著臥著閱讀,那么大腦的活躍度會自動下降,它會認為這是不重要的東西,信息很容易被大腦過濾掉,所以牢記,座起來讀。第二,清楚閱讀的目標,你一定要問問自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清楚自己學習的目標是什么。這樣大腦會大大被激活,處理器的效率大大提升。

速度與書籍類型的關系。給你一本紅樓夢,金剛經,論語,想要速度的請舉手。是不是發現不是所的書都可以速度了呢。實用型的書是最合適速度的。比如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小強升職記,搞定,如何閱讀一本書,這種有方法,有步驟,按書上寫的去做就可以達成的書籍,他能擴充我們的認知邊界,也是我們需求量最大的書籍。

前戲做好了,正事終于要上場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速度如運動員百米沖刺,上場前首先要熱身,首先通過序言,目錄,作者介紹,大致了解一下書的大概信息,為速度做準備。序言:他會告訴你全書分成幾個部分,大概講了什么,作者希望這本書傳達什么想法,目錄與作者介紹:通過它們能對這本書有大概的了解,以及這本書大概說了幾部分,分別說了什么,還可以找到自己需要閱讀目標的章節。

做好以上所有心理與身理的工作,讓我們準備好,熒光筆,便簽,開啟速度。

首先開始掃讀,掃讀的目的就是做標記。主要的對象有7點,分別是標題,粗體字,圖片,表格,陌生的詞,段落章節的開頭結尾。對于我們感興趣的知識和與閱讀目標重合的內容,重點還有不懂得的內容需要標記下來(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我們不懂得邊界),遇到整頁都很重要的就把他折頁,鎖定目標,精讀。

用百分之80的時間精讀百分之20的內容。我們需要帶上便簽,遇到“眼前一亮”的句子我們可以用三個步驟,復述,鏈接,思踐的方式讓知識加固變活(可踐行),復述:試著用自己的話把翻譯在便簽上。鏈接:想一想我曾今或同事身上有沒有發生這樣的經歷,寫在便簽上。思踐:在便簽上寫出我可以在哪些事上面運用這個道理,具體如何使用。

大腦有個缺點——健忘。如果不復習,一個知識很容易在9個小時之后變得模糊,便簽便是為了高效快捷的復習,所以讀完之后一定不能忘了復習。

你知道速度一本書了么?讓我們來小結一下。每個人都希望自我成長,大量輸入必不可少。古典老師給出的人事網書的概念,是輸入的四個主要媒介。而其中書是最有體系化的,但買易讀難,所以涉及到了速度,速度的關鍵需要注意閱讀時主動性(刺激外層大腦,坐姿),然后就可以開始預習了,對目錄,序言,作者介紹三方面對書本有大致了解。準備好工具,筆、便簽、帶著目標的掃讀,把有用的信息標記起來,掃讀完下一步到閱讀,用百分之80的時間精度百分之20的內容,通過便簽三步驟讓知識更牢固,指導踐行。最后、復習。好不容易煮好的鴨子,9個小時以后它會飛?那不是一場空,趕緊捉下來。你也有和我一樣不復習的習慣么?那我們一起改吧,就在今天。

知識是為了使用而服務的,使用才能把知識真正的記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