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老花鏡與大考的題目

在清代,翰林院會每隔數年不定期對院內官員進行“大考”,考試成績不但能考察翰林們有無荒廢學業,還能決定官階升降及職務調遣,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月舉行了一次大考,考前皇帝得到了一副歐洲老花眼鏡,他戴過后說:“不過如此。”也許當時皇帝正在想題目,旁邊的和珅一聽就心領神會了。果然這次考試的詩題為“靉靆(與“愛戴”同音,即眼鏡)”,限“他”字五言八韻。

和珅事先向其中一個翰林阮元講了乾隆與眼鏡的事,并強調:皇上不帶眼鏡。這次考試里,很多考生甚至不知何為靉靆,早有準備的阮元在試帖首聯寫道:“四目何需此 重瞳不用他”,又作詩:

引鏡能明眼,玻璃拭試磨。佳名傳靉靆,雅制出歐羅(指歐羅巴)。窺戶穿雙月,臨池湛一波。連環圓可解,合璧落相磋。玉鑒呈毫字,晶盤辨指螺。風中塵可障,花上霧非訛。眸了奚須此,瞳重不恃他。圣人原未御,目力壽征多。

于是阮元考得第一名,獲派往外地當官。

和珅為何泄題給阮元呢?原來和珅當政時,翰林院里的文官不買他的賬,“多相戒不履和門”。而和珅卻極想與這班學問高的人攀關系。一次和珅要過生日,派人動員翰林登門拜壽。可翰林們卻偏偏在和珅生日這天大會于松筠庵。松筠庵是因彈劾嚴嵩而死的明代著名諫臣楊繼盛的祠堂,選在這個地點聚會其用心可謂不言而喻。翰林們甚至宣布:“翰林中有一人不到者,其人即向和門拜壽。”本來阮元也去了松筠庵,偏偏有個熟識的花旦找到他說自己在某處唱戲,阮元一定要來捧場,這個人實際上就是去和珅處。阮元一到和府,和珅立刻“公服下堂出迎”,拉著阮元的手說:“翰林來拜壽者,君是第一人,況是狀元。”因此和珅對阮較有好感。

阮元是乾嘉時代的大學問家,但是和珅泄題一事則成了他永遠抹不掉的污點,被后人認為學問雖好而氣節略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
    囚匠閱讀 1,967評論 0 0
  • 我不會忘了你
    傷心呵呵閱讀 64評論 0 0
  • 早上三樓兩個蕎麥饅頭一個豆漿一個雞蛋 4.5 中午兩個3.5菜加飯 7.5 晚上不吃減肥 240-200 一個月4...
    VOODOOO閱讀 66評論 0 0
  • 2016-01-03 我們高三寒假認識。我轉去他們班。那時候寒假補習。 春季開學差不多一個月后,他被老班從我的后桌...
    了了_lei閱讀 444評論 0 4
  • 我是一頭想死的“豬”,聽我的耳邊又響起咒語“你怎么這么笨呢?人家都考一百分,你呢,你看看你才看九十分,簡直就是頭笨...
    張家二YY閱讀 455評論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