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明天”與“明天的昨天”

99%的人看到這個標題會懵逼一會兒,然后會若有所思的解讀這個詞;

1%的人完全理解不了這兩個詞,不知道這兩個詞代表著什么,這些人被稱為孤獨患者,當然這群人當中不乏能夠掌握高等數學或高等技術。

“明天和昨天”、“昨天的明天”、“明天的昨天”代表著人們觀察時間的三種視角,第一種是正常視角,第二種是過去的視角,第三種是未來的視角,孤獨患者只能夠用單一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他們是理解不了用多重視角來看待問題的。

99%的人只會用“明天和昨天”這個單一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今天A會思考“昨天發生了什么,明天我計劃做些什么”,到了第二天A繼續思考“昨天發生了什么,明天我計劃做些什么”,到了第三天A會再一次思考“昨天發生了什么,明天我計劃做些什么”,A永遠在不斷地追逐他所看不見得明天,但是每一天都和他所預期的不一樣,這被塔勒布稱為“未來盲”。

“未來盲”值得是缺乏內省機制的人,這種人會以做計劃、做規劃為傲,每天每個季度每年不停的做著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實現的規劃和計劃,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像魚一樣,魚不停的隨著水流向前,總以為身邊的水就是整個世界。不知道這是環境欺騙了自己,還是自己欺騙了自己。

當前的單一視角觀察世界帶來的結果是非常可笑的,舉一個歷史上很出名的例子,一個是IBM的總裁說過世界只需要幾臺計算機就行了,現在我們回望過去總會嘲笑他的無知,但是想過沒有未來的人回望我們這個年代也會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感到可笑。再舉一個動物園的例子,我們在動物園看猴子和猩猩這些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時,時不時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可笑,但是沒有人想過,是否會有另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在遠處眺望我們人類,也對我們的行為感到可笑呢,如果有這種想法,我么就不應該嘲笑猴子猩猩。

這正是不同的視角對我們人類無情的嘲弄,我們用過去或者未來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內省的機制就被激發出來了,我們總是說人類是會思考的動物,你就這樣思考的嗎。不通過內省機制的思考是無用的。

不同的視角到底有多大的用處,舉個簡答的例子說明一下,從過去的視角來看現在,對于個人而言,你就能看到生活中充滿計劃的你是那么的偏離你的預期,而且這種偏離隨著時間越來越大,更可怕的是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想想你的信念愿望吧,想想你的減肥計劃吧,想想你的讀書計劃吧。

從未來的視角看現在,對于個人而言,我們有更充分的時間來調整我們的行為,我們有更明確的目標來調整我們前進的路徑,為什么這么多人迷信運勢,還不是為了能夠得到哪怕一點點對于未來的認識,但是通過轉變視角,你就能夠站在明天、明年、甚至是10年后來看待你的現狀,感受絕對妙不可言。

不同的世界觀察方式,帶來的是對我們自己的認識,決定著我們對現狀的選擇,影響的是我們的行為,最終導致迥然不同的結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