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文菇娘沒開始寫作前,性格有點拘謹、內向,從來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
所以很少發朋友圈。講真的,以前我微信朋友圈,基本上一年都更新不了五條,現在想來還是挺可怕的。
為啥我不愿意發朋友圈呢?因為我發現多數和我年齡相仿的微信好友,他們的朋友圈動態以美食和旅游居多,并且每次一發圈,總能收獲一大波點贊和評論。
我一來不怎么愛下館子,二來還比較宅,不喜歡逛街。更多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待著,做自己的事。
似乎自己的日常生活平淡無奇,好像和朋友圈那些曬著自己“精致生活”的一條條動態格格不入。
并且,很多時候,朋友圈展示的內容,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這一面而已。
我甚至會覺得脫離了真實生活的朋友圈,有點虛假。所以,以前的我,很少點贊和評論他人的朋友圈。同樣,自己也很少發圈。
但自從公開寫作之后,我能明顯感到自己對生活的感知力有所提升,越來越能夠從平淡日子里感受到幸福。
比如,現在我就會曬自己日常生活照片、曬和媽媽一起包餃子照片、曬陪侄女一起玩耍照片等等。
我不再覺得曬這些“接地氣”的內容,會顯得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更不會因為沒獲得他人的點贊和評論而內耗。
寫作帶給我最大的改變在于:提高了我對幸福的感知能力。
個人覺得一個人對幸福的感知力非常重要!
如果總是覺得,只有得到,才能幸福;只有財務自由、有錢有閑的生活才能讓自己幸福;
那么大概率,這一輩子都會活的很累。
這種忙碌奔波型的人生模式,只有在實現目標的那一刻,他才是幸福的。可是一個目標實現了,下一個目標又來了...
總是沉浸在對未來的期許之中,卻忘了享受當下每一個簡簡單單的幸福。
幸福可以很簡單,它是母親做的一碗蛋炒飯;是孩子對你的一個微笑;是吃到讓人味蕾顫動的食物;休假開啟的前一夜等等。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發現平凡日子里的刺,從平淡生活中體會點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