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付出了多少很多時候并不代表你就應該收獲多少,因為你的付出在接受者那里,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考量標準,結果也就截然不同啦!
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如果你問一群媽媽們,看看她們是否覺得他們的孩子們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她們所給予的愛,然后再問問她們的孩子們,是否覺得他們有一個足夠愛他們的媽媽?
還有一個小調查,員工們都覺得自己為公司創造出了一定比例的價值,當你把所有人的數據匯總后,會發現是驚人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說,每個人幾乎都有意無意的認為自己創造的價值遠遠大于公司實際產生的價值。
你覺得你愛她和她覺得你愛她那是兩碼事,毫無疑問每個媽媽都是愛自己孩子的,我相信,但是如果你問孩子她們的媽媽是否愛他們,那就是各種各樣的答案了,結果很扎心,媽媽們可能難以承受,但這就是事實,我們做的很多事情,感動的可能只有自己。
身處職場的人們大多時候都會有這樣的錯覺,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很多人默默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卻難以支付體面的生活,于是他們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優秀,或者自暴自棄。
但其實不然,如果僅僅站在自己的視角下,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辛勞,孩子站在她自己的視角上看到的當然也是他自己的收獲和感悟,老板呢,自然也只是關注事情的結果,在他人眼里,你付出了多少根本無從考量,但是他們收獲了多少,看到了什么才是他們眼里的你,你的價值,你的付出,只有和他人產生鏈接,才能被市場化,被量化,才有了存在的意義!
專心做事固然沒有錯,但適當的聽聽大眾的反饋,才能助你更好的成長,所以,感謝每一場遇見,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角下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