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想法??獨立思考

? ?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原因:一是文化背景,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被扼殺了;二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害怕說錯,沒有深刻的去思考,說得不全,反而對解決事情沒有幫助,有時感到不對勁,但沒有深究原因;三是覺得反駁別人的意見是跟別人對著干,沒有反駁的策略,好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四是工作中的惰性,事情做好做壞都沒有關系,領導會做決定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 ? 建立自我意見,聽見別人在表達意見時,只是聽聽,覺得在理,其他的人表達時也在理,那個對呢?自己的意見呢?他們的說法中不對勁的地方在那?自己要怎樣表述意見?這些都是我不思考的地方,總是認為他們都想好了,我思考它干什么呢?即使自己說出來,也是人微言輕不起作用,看了這本書后,獨立思考的習慣需要培養,不一定要表達出來,但要有自己的意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把每天自己要做的事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為什么這樣做,說出理由,比較一下不同的理由有什么不同的結果,提出有這樣原因的根據,根據必須是正確的。

? ? ? 深入理解別人的話,在領導安排事情的時候,不是說辦得快就行的,還必須辦好,所以在聽的時候要明白理解所說的意思,不知道的地方要提出問題,用問題來幫助理解。不要羞于怕嘲笑而不敢問,這是溝通出現了問題,在溝通中要用簡單的話語來表達,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出現溝通不暢的情況。深入理解需要做到:1、不懂就問,弄清自己理解了多少,用信號筆幫助思考;2、有策略的提問,用緩和的語氣提出尖銳的問題;3、區分出那些是事實,那些是意見。

? ? 多角度看待問題,深入思考,我們經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根本不過腦,隨口而出,站在什么樣的角度呢?這件事與什么人有關,就站在這些人的立場,有利益關系的人是必須考慮的。甚至可以站在人歷史的高度,在過往的歷史中找到與這事或相似的事的看法及做法供參考。用思考過的反駁清單審視自己的意見,深化自己的意見。深入思考的方法有:一人辯證法,自己用正反兩方面的理由來深入思考。使用頭腦風暴把思考的問題及提議列舉出來,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問題的答案往往不止一個。采用可靠的數據來提出自己的意見。

? ? 預測事情的發生,事情發生會有兩方面的情況:順利或不順利,成功或失敗,沒有中間狀態。預測導致這兩種結果的細節,推測出有沒有實現的可能,有沒有執行的必要。弄清事情背后的一些原因,執行人和自己的思想、主見、心理障礙,會影響事情的走向。像走象棋一樣,多看幾步,向后看,明確事情的目的,對于事情所要達到的要求不能過多,否則很難實現,提出的意見分為結論和根據,有理有據才能說服人。比如:醫患關系,一出現這樣的事情,往往是同情弱勢的患者,很少有人站在醫生和醫院的角度和事情怎樣發生來看待,更不要說推測出事情將會的走向,多數人是人云亦云,立場反復,這樣顯然是沒有結構深入思考,預測未來的。

? ? ? 交換意見,也許是我們沒有形成討論的氣氛,很多的時候是不思考就泛泛而談,根本就是些無關痛癢的話,更說不上有創新的意見了。沒有絕對正確也沒有絕對錯誤的意見,在說意見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絕對不能人生攻擊,也不能一口就咬定別人是錯誤的。說意見的目的是讓事情做的更好、更順利、達到預期效果。提出意見要有根據,對提出的意見要負責,遇到尖銳的言辭時,要冷靜的、思考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并用依據說話,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述來重復表達。不同的表述來強調事情的重要性。美國建國就是談出來的,還有什么事是不可以談呢?交換的意見可以打開我們的思路,找到做好事情的不同路徑。

? ? ? 總而言之,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從問問題開始的,當有疑問時,去打破砂鍋問到底,便于更好的深入理解事情,完成任務。長此以往,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

十句話

1、 對于事情的看法要有自己的意見。

2、 別人說的事,要深入的理解。

3、 學會區分事實還是意見。

4、 提出意見后要有相應的提議。

5、 對有疑問的地方大膽的提問,提好問的12個方面。

6、 不要一個方案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

7、 要從相關利益人的角度看問題,并思考。預測事情的發生。

8、 重要的地方要用不同的表述在三表達。

9、 沒有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的意見。

10、 先要贊同別人的結論,說說自己的根據,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