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et List,這一詞指遺愿清單,其出自于一部文藝喜劇電影。
Things to do before I die. 不知道有幾個人思考過這個嚴肅的問題。我們尋尋覓覓,不斷的探索,匍匐前進,也許,忘記了去思考這個問題。
或許,傳統(tǒng)文化思想中,不會促使我們?nèi)ニ伎歼@個不好的方向。但這卻是,每個人終其一生,無法逃避的問題。
即使曾經(jīng)思考,思考的時候,總是感慨萬千。但很快,這種感嘆領(lǐng)悟又漸漸地消失。
我們要做什么?
第一步,不僅要寫下自己的Bucket List。還要每天看看自己的遺愿清單,才能逼退懶癌,或是給自己找借口。
無論多老、經(jīng)歷什么,或有多灰心,這一部分都不要刪掉,讓它成為指南和準則。
第二步,量化榜樣。
假設我們的榜樣40歲,你25歲,你需要歷數(shù)一下他的成績,那些我們到了40歲甚至40歲之前也希望自己達成的東西。現(xiàn)在,有了十五年的時間(不要以為很長)。
把遺愿清單及榜樣量化,才是每天滿滿雞血的來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