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7寶寶的媽媽半年多以來,我一直想要做的更好,想要面面俱到,既帶好7寶寶,給她全心全意地陪伴和早期教育; 肩膀上也還有賺錢養家的壓力,畢竟另一瓣空間每個月一萬多的房租是到點就得交的,所以除了坐月子那兩個月我的歌唱班教學工作是一直沒有停下的; 除此以外我也不想放棄自己的成長,在網絡上報了好幾門課程,學寫作學畫畫學兒童教育甚至學心理學。
因為給大兒子做媽媽的時候留下了諸多遺憾,而今天有了小7,我想要去填補自己心里面那些看不見的洞,所以千方百計地奔著一個完美媽媽的指標去打造自己,殊不知,平凡如我,“完美”哪有那么容易?
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的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我前半年的努力之下,小7特別黏我,爸爸、外婆一般不給抱(不過歌唱班開課的時候,她倒是喜歡被漂亮的女學員們抱),老公在家好歹能給我搭把手,這幾天老公一出差,白天黑夜的時間就倒不過來了,寫作畫畫的節奏都斷了下來,那種對生活把控不住的無力感若隱若現。
下午7寶寶坐在桌子上哭的時候,我竟然沒有像平時那樣第一時間去安慰她,只是坐在那里怔怔地看著她哭了好一會兒,直到我媽聽到聲音來把她抱走開。
那一刻自責、歉疚的情緒涌上來,覺得對自己好失望,不是說好了要親密育兒、要及時回應、要做最完美的媽媽嗎?你怎么可以這樣什么也不做……
我陷在深深地懊惱里,明顯被負面情緒困住了。
Dr.Bing給了我答案,她說我疑似“慢性疲勞綜合癥”。對于媽媽們來說,這個病癥要比產后抑郁更為常見多發。
我得病了?不能吧?像我生活態度這么積極、熱血的人會得這么高級的病?說出來我也不信啊,自己來了精神一通百度找答案。
別說,還真有幾分對癥。
慢性疲勞終合癥身體感受表現為:容易有持續的不明原因的疲倦感,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時常感覺肌肉酸痛,關節痛,頭痛或者頭暈,嗓子疼像感冒了,容易抑郁。
而情緒上就明顯了:易怒,情緒容易大起大落,焦慮,驚恐等。
越看越像啊……那些有類似問題的媽媽們,別再光顧著自責了,快來看看,也許你是生病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表征?因為媽媽們,總是需要有那么多重復性的瑣碎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光是喂奶喂飯換尿布就不是一個輕松活,成天要把一個活蹦亂跳的寶寶抱在懷里樓上樓下也是要消耗不少力氣啊。
但是這些都被默認為“媽媽該做的”,沒有人會因此感謝她們夸獎她們,也沒有人給她們發工資,當你無論怎么努力都找不到成就感和價值感,當你的身體能量、心理能量不斷的被消耗殆盡又得不到及時補充,這個慢性疲勞終合癥不知不覺間就侵襲了媽媽們。
據說這個病癥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感覺能量逐漸的被消耗掉,身體感覺到非常的疲憊。
第二個階段:人格解體,情緒疏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還是會照顧,但那變成了不得不去做的任務,缺乏了熱情,只是像一個機器般的去完成。
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得到重視,沒有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寬慰,就容易發展到第三個階段:情緒失控,會忍不住打罵孩子,和丈夫吵架,進而對自己產生失望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天啦!好可怕,幸好我及時發現自己的負面情緒,現在應該還病得不重吧?
怎么辦呢?有些什么樣的好建議?
也許你可以對自己降低一點要求,你不需要做一個完美媽媽;你甚至可以學著“偷一點懶”,把照顧孩子的責任,多分一點給爸爸或其他家人,把孩子放心地交給他,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做愉悅自己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嗯,去做一點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吧,我下樓給自己買了一大杯很久不敢喝的甜冰豆漿,呼啦喝了一個爽,心里的燥氣也平息了下來。
又抱著7寶寶去水果店買了一堆愛吃的水果,慢慢悠悠往回走,我心平氣和地對著寶寶剖析著自己這一個下午的心路歷程,7寶依依呀呀說著她的語言回應我,仿佛在說“媽媽,你已經很棒了”。
嗯,不管我是不是患了這個慢性疲勞終合癥,也許我真的不需要做一個“完美媽媽”,我只要做“足夠好的媽媽”就可以了,允許自己情緒偶爾的不在線,畢竟,當媽這條路,還漫長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