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第十六篇:讀《邏輯新引》第二手知識看破兩難選擇

英語、編程、寫作、健身群紛紛建立,大家勁頭十足的投入到每一項自我升級的活中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墒悄闶欠裼羞^這樣的感覺,學習過程中“坑到處都是”,如何避開這些坑?比如:心理學解釋的自證預言、經濟學解釋的損失厭惡、生物科學的認知升級等等都告訴大家解決方式。如此繁雜的科目應接不暇、學習動力由此消耗、審美疲勞日漸生長。怎么辦呢?專攻一門讓長板更長or涉獵廣泛博采各家所長?如何解決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李笑來也曾跟我們說過,由于通常被認為是數學或者哲學的一部分的無用之學的“邏輯”,它不能產生直接的效果,被遠遠地棄之荒野、拋在腦后。

或許大家還心存疑慮,高高在上的形式主義怎么會馬上指導生活呢?我無法將整個體系介紹給大家,舉個生動形象的例子,拋磚引玉吧,希望能激起一片水波漣漪。


例子:二難式“如果你結婚,那么便有家室之累;如果你不結婚,那么便會感到孤獨苦悶。你只有結婚和不結婚兩種選擇,所以你不是會有家室之累,便是會感到孤獨苦悶”。怎么辦?結婚不結婚呢?大部分人給難倒了吧,說的很有理啊。再說一個簡單的“如果天氣熱,人們很難受;如果天氣冷,人也很難受。天氣只有冷、熱,所以人很難受”。第一個句子會讓很多遭受失戀打擊的青年無法擺脫陰影,不敢再追求愛情;而第二句你會明顯感覺不對,但一時又不好辯駁。這是經典的邏輯二難式,讓人深陷其中,難以選擇。我們用邏輯的武器破除它,構造一個結果與之相反二難式。“如果我結婚,那么可有伴侶之樂;如果我不結婚,那么可免家室之累?!边@不剛好針峰相對嗎?就這么簡單,運用邏輯的工具,只是更換前后兩句語句的后半句,多少難題迎刃而解。

研究邏輯的人,久而久之,會得到一點習慣,就是知道有意的避免在思想的歷程中的種種心里情形對思維的不良影響。比如:成見、流行、習俗或迷信、利害關系和情感,它們無時無刻不影響我們的選擇決定。需要用拋開實際意義的工具“邏輯”,去除干擾,時時反省看看自己的思想結果和原有知識是不是不完整、有沒有錯誤。

推薦《邏輯新引.怎樣判別是非》殷海光著。邏輯入門佳作,看破《好好說話》、《奇葩說》,拋開內容,我們用形式開啟批判性思維。我也剛剛開始,微信號:milk7676有興趣可以一起從零開始學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