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親愛的》觀后感

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明星傾力演出的公益電影。不能說完美,但是誠意可見。看罷,除了淚水,還有許多無法忽視的細節,如刺一般,扎在心口,也扎向了這個冷漠,又有溫情的現實社會。

一、人下人

因為孩子丟失,已經家不成家。田文軍四處奔波,哪怕謊言都愿意去相信。但是就是這樣,仍有那么多欺騙的電話,短信,甚至打劫。只是為了騙取贖金。當田文軍顧身帶著賞金去河北奔赴一個線索,發現被騙,不顧一切地逃跑時,一群人追逐著,只為了搶奪他身上的錢。當田文軍被眾人包圍,揮舞著匕首,哭喊著這是救命錢時,當他被逼跳下橋時,那逼近的眾人們,他們的良知何在。孩子丟失已是悲劇,欺騙搶奪無疑是雪上加霜,傷口撒鹽。

但是田文軍卻說,他并不恨那些欺騙他的人。因為也正是那些謊言,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希望。

二、親情與血緣

親情有時候與血緣無關。兩個被拐的孩子與撫養他們的寡婦間濃濃的親情。當寡婦得知孩子是被拐的時,她驚呆了。當撿來的小女兒也被警方帶走時,她絕望了。她只身到深圳,為了見女兒,為了收養女兒吉芳而四處奔波,甚至不惜用女人最重要的東西去換取證人的證詞。但是一切只是枉然。她的身份不可以領養孩子,連見面的權利都沒有。她也是受害者,而且是不被認可,不被同情的受害者。她的委屈和苦痛,誰能知曉?

兩個被拐的孩子,在山村的新家中培養出了兄妹之情。即便后來被分開,這份感情也沒有斷。這種感情,又有誰能理解。

三、施害者與被害者

律師高夏本來算是一個施害者。為了生存,他有時候會做一些壞事。但是他又是一個被害者。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他被同事給出賣了,離開了律師行。他被執著的寡婦李紅琴感動,開始認真地,義務地幫她爭取收養女兒吉芳,但是卻并不被同行認可,甚至還遭到法官的鄙視。當法官不耐煩地對著他說:“你怎么什么案子都接啊”的時候,他雙唇微顫,眼眶泛紅,但什么也沒有說。

寡婦李紅琴,作為人販子的妻子,撫養了被拐的孩子,本來應是一個施害者,惡人的身份。但是卻始終讓人無法恨起來。

她被丈夫欺騙,以為自己沒有生育能力。辛苦照料丈夫帶來的兩個孩子,卻最終因孩子是被拐賣的,而失去了兩個孩子。她只身到深圳,為了帶回孤兒院中的女兒,卻一直遭拒絕,鄙視。她為了獲得證詞,不惜下跪,甚至出賣女人最重要的東西,最后呢,孩子沒有領回,卻得到了自己懷孕的消息。趙薇扮演的李紅琴,在醫院的過道上無力痛哭的身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丟失孩子的父母,本也是受害者,但是當他們看到李紅琴,憤怒地推擠,怒罵著李紅琴時,他們又何嘗不是施害者。

善與惡,本來便沒有沒有明顯的界限。一念之間,天堂與地獄。天使與魔鬼。

四、死亡證明

最后絕望,打算重新要孩子的韓總,還來不及整理內心的愧疚,卻被公務人員告知,要辦理生育證,得出示孩子的死亡證明。那一刻,雖說工作人員只是依法辦事,并沒有錯,但是依舊刺激了夫妻二人。但這是誰的錯。。。。

看了電影,又看了豆瓣上的一些影評,看到豆友轉的電影原型真實的故事。故事遠比電影現實殘忍。傷心無助的父母,冷漠無情的警方,貪婪的騙子們…… 一篇影評的標題非常準確地表達了我的觀影感受: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希望這部電影,能喚醒人們內心的一些溫暖。能夠促進我們社會相關制度法律的完善。讓傷痛不再重復,讓淚水不在流。讓所有的人們,都能被這世界溫暖相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