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失落的羊
千山萬水總有情,不穿秋褲真不行。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西安秋天的涼意,心里暗自嘀咕,我靠, 幸好出門的時候隨手帶了一件長袖,不然短袖的我走在滿街毛衣毛褲的人群中,肯定會有人說,你看喔瓜慫!
闊別西安已經好幾年了,即便是最近的一次,也是匆忙從西安過境,這次多少可以彌補一下上次的遺憾了。
街道兩旁的梧桐樹很快勾起了我記憶中的某些情愫,嗯,就是那個味道。如果要是在夏天,那個味道會更加濃烈。當然了,迎面來的還有塵土。
如果說北京那是霧霾,西安就是沙塵。如今城市大興基建,塵土更是肆虐。記憶中的西安,人在城里溜達,黑皮鞋一天不擦,就可以在上面涂鴉,如果路過某個工地,則準成“白毛女”。這么些年了,看來沒有太大改觀。
曾經看過一段文字描述陜西人:"國"字型臉的人很普遍,樸訥溫厚而又爽直豪放,大腦卻遲鈍異常,他們十分保守,安于現狀,厚道又偏執。習慣大喊著唱秦腔,而不會塌實的賺錢,因此陜西總體比較貧窮落后。CCAV主持人李詠曾挖苦陜西人"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懶漢齊唱秦腔"。
滿街跑的的士,除了拒載,開車不守規矩,最主要的是用滴滴打車的車比率不高,這也算一個側面的印證吧?
誠然,這個城市有諸多讓人不滿意的地方,但這座城市,與我而言,有著太多的情感牽絆,與其它城市相比,不是單純喜歡或者不喜歡來形容的。
陜菜不屬于八大菜系,鮮有人知,也許是因為陜西小吃太強悍了吧,以至于把大菜都給淹沒了。來西安,自然免不了饕餮大吃。羊肉泡饃、粉蒸牛羊肉、灌湯包子、黃桂柿子餅、臘汁肉夾饃、秦鎮大刀米皮、岐山哨子面等一個都不能少。
說起灌湯包,小六湯包和賈三湯包都值得一試,也許不必理會灌湯包子講究的吃法,但切記一點,別像小籠包一樣一口一個,雖然不至于出人命,但燙出幾個包包是絕對的。
小六湯包價格實惠,走大眾親民路線。賈三灌湯包,百年老店,名不虛傳。
匆忙的一天,路過母校,都沒有時間好好溜達一下。
鐘鼓樓依然是這個城市靚麗的名片。
回民街的模樣和記憶中改變了很多,多了很多商業化的氣息,吵雜和喧鬧。反正比帝都王府井的好,至少街道寬敞。
世紀金花廣場邊上的太平洋咖啡旗艦店,高大上的感覺,要進去坐一坐,喝一杯咖啡,坐在窗邊,欣賞城市的美景。
短暫之行要結束了,匆匆一瞥,留待下次。
我還會回來的,當然了,下次會記得穿著秋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