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非常歡笑中帶著眼淚的書,作者用輕松愉快的語調描述了少年時期與佐賀的阿嬤一起度過的貧窮歲月,因為父親因核輻射去世,母親無力同時撫養兩個年幼的兒子,于是便用欺騙的方式將他送到外祖母家,八歲的德永昭廣以為是去車站送小姨,不想火車即將開動的一瞬間母親將他一把推到車上,“講到人生轉折點時,人們常說‘那時候,某某人在背后推了我一把,讓我下定決心……’我每次聽到心里就想,我的人生,真的是被母親從背后推了一把改變的……”看到這里時我簡直哭笑不得。昭廣的阿嬤四十二歲便守寡,在戰后經濟極度蕭條的背景下,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七個兒女,其中最小的兒子因為三歲時的一場意外還成為一個智障兒,但是除此之外的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品行端正的有用人才,在她以為終于可以歇一口氣的時候,昭廣又被大女兒送來撫養,作為過來人,她深深理解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家庭的不易,于是毫無怨言的收留了外孫。
每個喜歡這本書的人一定都是被阿嬤樂觀向上的開朗精神所感動,她既沒有寵溺外孫,也沒有給予他責罰,而是在一旁默默守護他長大,并且用言傳身教,教會他如何擁有笑著度過每一天的快樂和勇氣。“因為我們世世代代都是窮人,所以貧窮并不可怕”“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阿嬤從來沒有抱怨過貧窮,窮的理所當然、處之泰然。所以昭廣也從來不因為貧窮而自卑,只是單純的把它當做一種生活狀態。她在腰間栓上磁鐵,在走路的同時可以額外收獲些鐵釘、鐵屑賣錢,在河流中間以樹枝攔截,截取上流飄落的木片、木枝和畸形、腐爛的水果蔬菜,在昭廣要求學習劍道和柔道的時候她告訴他有一種運動可以不花錢還很有意思,叫他每天光著腳跑步,因為鞋子也怕磨壞。窮困到什么地步?窮困到連跑步都不可以花費太大力氣,因為會餓,家里經常面臨斷糧的時刻,每當這時阿嬤便早早的催他上床睡覺,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晨,他要吃早餐,阿嬤卻說“早餐昨天不是已經吃過了嗎”。冬天太冷了,于是阿嬤催促他做二十個俯臥撐,趁著一身熱氣鉆進被窩。心愛的鴿子被阿嬤宰掉吃肉,在河里玩耍腳上被鰲蝦鉗住痛的大叫的時候,阿嬤飛快的奔來抓住鰲蝦,卻只顧著估量著鰲蝦的重量,這樣心痛財物的阿嬤卻在昭廣當上棒球隊長的時候拿出一萬日元給他買最貴的釘鞋。
作者在書中描寫阿嬤,也描寫著伴隨自己成長的朋友和師長們,“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阿嬤曾經這樣告訴昭廣,他的周圍確實有無數好心人默默地幫扶著祖孫倆,故意把豆腐弄碎好半價賣給他們的大叔,每次運動會都找借口和他換盒飯的老師,還有借口太多吃不完送來點心的鄰居們。還有他自己懵懂的因貧窮而夭折的初戀,昭廣偷有錢人家樹上的橘子送給女孩,卻在四五次之后無意中發現,橘子樹的主人正是女孩家,偷人家的橘子送給人家,女孩知道那是她家的橘子嗎?不論知不知道,初戀都在昭廣知曉的那一刻結束了。
命運總是愛開玩笑,陰差陽錯的選擇會改變人的一生,本該成為甲子園棒球選手的作者因為一些意外成為了日本的喜劇泰斗,德永昭廣變成了島田洋七。用他自己在書中的原話講:“我沒有想到我和外婆之間的感情,竟然會深到我會寫這些文字來懷念她的地步”。成長是不知不覺得,當年那些有恩于我們的人們并不會立刻被我們銘記于心,而是經隨歲月的洗禮和苦難的磨練之后在記憶里日益沉淀,成為安于心底的感激和懷念。作者的少年歲月正是如此,那些人物倩影正是在洗盡鉛華之后才躍然浮于紙面。
我也有外婆,也是外婆將我帶大的,同樣是在苦難里浸泡的女人,我的外婆并沒有作者的阿嬤般開朗,她脾氣不好,總是打罵兒女出氣,可是對子女和后代的愛卻是相同的,在母親無力同時撫養兩個孩子的時候,年邁的外婆義無反顧的承擔起照顧我的重任。因為在母親肚子里時脖頸受到壓迫,出生時我像棵歪脖子的豆芽菜,醫生說得長到三歲才能動手術矯正。外婆不信這個邪,也接受不了孩子這么小就要動刀的事實,于是夜夜掰著我的脖頸,試圖把我往正確的方向矯正,就是靠著這樣日復一日的不眠之夜感動了上蒼,竟然真的把我的歪脖頸正了回來。那個時候我剛滿月即與母親分離,于是外婆抱著我挨家挨戶去求一點母乳,誰家剛生完孩子,她便抱著我去排隊,等人家喂飽了自己的孩子還有余奶,便討好般的把我遞了上去。最艱難的歲月里,是外婆將我養大,這份恩情我卻無法報償,作者的阿嬤活到九十一歲的高齡,我的阿嬤卻在我上初中、僅僅七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苦難造就生活,成就人類,讓人成長,也讓人學會感恩。
作者在年老之后搬回了佐賀,想要重溫當年與外祖母共同度過的溫馨時光,他描寫自己一把年紀在女兒女婿的陪伴下,在操場上玩幼時渴望卻得不到的模型飛機的場景,“大家拿著橡皮筋飛機到校園集合,只有我帶的是紙飛機……想起那時的悲傷懊惱,眼淚奪眶而出”看到這時我卻忽然想起了前文他童年時的一個細節,當他不會寫考試答案的時候,他告訴阿嬤自己不會英語,“那你就在答案上寫‘我是日本人’。”
“漢字也不太會……”
“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歷史也不會?那就寫‘我不拘泥于過去’。”
不論何時,愿我們都能有佐賀的超級阿嬤安貧樂道、直面苦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