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實習兩個多月,隨手寫篇文章,記錄下這兩個多月所接觸的事物。
目前在產品團隊做著SEO,之前沒想過原來SEO也能算是產品經理。的確以產品的角度來做SEO似乎挺恰當(之前沒接觸過SEO,所以感知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是畢竟存在即合理),在產品落地前,參與到其中,進行整體規劃。
不少把SEO純粹當作市場推廣、營銷一類的崗位,比如打開某個網頁猝不及防的彈窗、郵箱里來路不明的推廣郵件,這些應該大都是來自市場部門的手筆。在進入公司前的面試中,也與主管溝通過這個問題。
事實上,SEO不僅僅只是純粹的拉量,比如只是為了討好搜索引擎,在頁面堆砌大量與該頁面內容相關度不高的關鍵詞;或是只是為了一時的訪問量,蹭熱詞,但是內容卻完全無關,如此做法是絕對無法留下用戶。
所以白帽SEO才是首選,通過一系列數據表現進行合理的規劃,提出方案,與技術同學溝通實現。
以PC網頁端為例,在網頁落地前,做好一系列對搜索引擎友好的規劃,比如URL規劃,網頁Metadata標簽、網頁數據的渲染方式、網頁權重標簽的使用,比如h1、h2、h3標簽的使用。
這里想提到一個涉及到索引量與收錄量的小點,所謂索引量即搜索引擎來到你的頁面,就把爬取頁面內容,把該頁面收錄到索引庫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該網站評分良好,頁面內容足夠優,不存在比如欺騙、作弊一類的行為,則將該頁從沙盒中放出,展示到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頁中。此時,該頁面才被記到收錄量中。
對于已上線的網頁,挖掘可以進行優化的空間:Metadata標簽是否合理設置,借助各搜索引擎關鍵詞規劃工具,參照網頁相關內容的關鍵詞檢索量以及網頁自身內容編寫Metadata標簽。網頁相關版塊信息是否是同步渲染到html中的。頁面標簽的設置,如通過h1,h2,h3標簽合理分配權重。網頁內容相關度是否足夠高,網頁合理的分配內鏈等等。
這里面,比如Metadata標簽,需要借助各搜索引擎進行檢索,使用各關鍵詞規劃工具,查看用戶的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進而合理的編寫。<title>標簽字數控制在20~30;description中字數控制在120~160;keywords中,關鍵詞個數維持3~6個,且以英文逗號做分隔等等。
以視頻網站為例,三家老大中,愛奇藝似乎是較為重視SEO,meta標簽內容相對完善、有傳統的面包屑。
但是,比如播放頁,在頁面的渲染中,多是采用js異步渲染,比如右側的聯播播放,而這一點,優酷、騰訊采用的則是同步渲染的方式,hover上去可以看到鏈接地址為相對地址,搜索引擎爬蟲來到此處,自會順著鏈接進行訪問,且聯播列表內容大多為當前播放內容相關視頻,大大增加了頁面內容的相關性,這對網頁評分也是有所幫助的。
所謂異步、同步渲染指的是頁面數據的展現是通過js進行的則稱之為異步渲染,而主流搜索引擎的爬蟲,基本不會執行js代碼,所以這部分內容對搜索引擎來說基本是無幫助的。
在實習的過程中,曾經遇到一個這樣的問題:
還是舉個例子,
比如視頻網站的PC網頁端,在播放頁中,添加一個與當前播放視頻相關的短視頻的需求(視頻縮略圖+視頻標題)。那么此處自然是需要用的推薦的接口,依據推薦的算法策略,提供相關視頻。當與其它產品同學對方案的時候,則提到推薦的同學,這塊的數據質量堪憂(劃重點)。
并且從播放頁的點擊地圖來看,用戶的聚焦點應該是在首屏,即播放頁的位置,因為用戶進入到播放頁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看劇、看視頻。基于這一點原因,再加上推薦數據的質量因素,下方的各個版塊點擊量都不高。
那么,敲黑板:
該需求的可行性如何呢?
1.從用戶的角度,推薦數據不佳,接口取得的短視頻數據,與當前播放視頻內容的相關度較低,對用戶的價值不大。
2.從SEO的角度,添加相關短視頻,增加頁面內容的相關度。
在與主管的討論中,他的想法是首先基于用戶考慮的頁面設計肯定是沒有錯的,但是當你的網站量很小的時候,還沒有足夠多的用戶,怎么掙錢。看看國外的一些相關網站,比如Netfix,頁面沒有冗余內容,播放頁就是一個播放器,就連集數的切換也是依托一個浮層。在他看來,首先Netfix作為一家老牌公司,不缺錢,并且國外用戶已有的良好付費習慣,在一定的用戶量下,就能賺到錢。同時,對于推薦結果不佳這一點上,主管的想法是,推薦數據不佳,我們可以提出意見,建議做一些優化,不能因為他們的問題,我們就不做這些事。
我的個人看法是:
像國內的視頻網站,為什么不能是做到為用戶考慮到極致,講究頁面設計,進一步優化觀看體驗。如此,就算是沒有用戶忠誠度可言的視頻行業中,在同一部劇,各家都有資源的時候,就愿意來到你處觀看,因為你帶來的觀看體驗更好。
但是國內的視頻網站,單論pc web的播放頁,頁面相當臃腫,各家互相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各家都有的明星tab簽,其中的內容,無非一些與當前播放內容、明星相關短視頻或是與該明星相關劇集。再加上一些劇集推薦版塊、排行榜、用戶評論等等。最為臃腫的我覺得應該是搜狐視頻的播放頁,最混亂的個人覺得應該是樂視視頻。
比如:
1.下圖來自樂視視頻播放頁其中一個版塊,實在是不懂這個板塊的設置,鏈接甚至有去到百度的搜索結果頁的,比如第一個點擊就去到了百度“蒙面歌王”的搜索結果頁,看不懂放置這樣的跳轉鏈接的意義是什么。
2.下圖截自搜狐視頻播放頁,直播分享也可以理解是為直播開入口,增加直播這部分內容的收錄量吧,目測用戶點擊量也應該不高,因為位置處于偏靠下的位置。左側的用戶分享,鏈接一部分是前往搜狐視頻的自媒體平臺,一部分前往UGC視頻播放頁。這兩個版塊設置的想法應該是一致的吧,應該與當前播放頁播放內容完全無關。
又比如下圖,愛奇藝在播放頁底部有這樣的一個版塊,文字鏈接對應到視頻專輯頁、播放頁。該版塊位于播放頁最底部,90%以上的用戶應該都不會訪問到(在大塊的用戶評論之后),所以是完全服務于SEO。而從頁面整體來看,這一塊內容像一個補丁一樣,頁面整體感覺雜亂。
所以對上面提到的增加相關短視頻推薦的版塊,開始有些許隱隱放棄的想法。因為最開始提出是因為:
1.希望能夠較多的露出短視頻內容
2.提高頁面內容的相關度
當時的想法,為了保持頁面稍顯一致,所以選用了縮略圖+視頻標題的展現(因為其他的版塊皆是如此),如果像上方愛奇藝的文本鏈的方式,雖然數據展現量較大,但是頁面觀感實在影響。
而后來的想法是,推薦數據不佳,如果這塊的數據與頁面內容相關度較低,其一無法為用戶有效傳遞內容,其二對SEO的作用也比較有限。但是也可以試著一做,取得的推薦數據,盡量做到貼合內容,以劇為維度來取,相關度有限,那么就試著選用以明星為維度的數據信息。
此處也得檢討一下自己,太容易被說服。并且在實習工作中,對自己的決定沒有信心,所以導致不少問題或是技術同學提出的不少想法都要去咨詢主管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