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并不是慢性自殺,浮躁是比惰性更沉重的東西。


我和你一樣,始終相信拓展認知、打造核心競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

提高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在綜合能力中選中一項做單點突破,把這個一項做到極致是我們很多人的目標。


1、事實呢?

想靜下心來寫作,卻經不住朋友的誘惑。

清晨的時間想看書,卻起不了床。

中午想用碎片化時間長點知識,卻打開了綜藝節目。

坐車有點無聊準備看收藏很久的電子書,翻了幾頁后卻打開了抖音。

晚上到家想給自己充點電,準備一下明天的工作,結果抱著手機到凌晨。

…………

這是很多人的生活,自制力低,充滿了惰性,惰性人人都有。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克服惰性而是:滅絕浮躁。


2、成功的人為什么成功,并不是因為勤奮,更重要的是現實

我相信上面說的那幾個毛病,很多人都有至少一個。比如我就經常清晨賴床,早晨9點半上班,定的6點30的鬧鐘,每天早晨準備起床看書都是七點以后起床。

我們想要活得出類拔萃,想要擁有非凡的成績,不斷學習,認真工作,努力過好每一天,是遠遠不夠的,這些只是基礎。

每一個年輕人都有的毛病,喜歡攀比,損失厭惡。看不慣別人的好,貪圖名利,一心想著走捷徑,想一夜暴富,不想要遍地鱗傷的過程,只想要一種完美的結果。

認為努力都會有收獲,認為做了就會有結果。等等一系列狗屁壞毛病,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浮躁導致的。

內心的不平靜,不可能給生活帶來安寧。不能看輕自己,不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總想著抄近路,永遠沒有實實在在的人走得快。

十歲,的時候討論三國演義,真的有點早。

二十歲,應該去談戀愛去犯錯跟身邊的朋友比比手機和游戲,討論事業真的有點早。

三十歲,該做點有用的事了,總想著陪老婆孩子家人確實有點早。

四十歲,討論別人做了什么,不如認真研究自己。

你的孩子生在你家,比爾蓋茨的孩子生在蓋茨家里,能比較嗎?

…………

我們總是想著美好的生活,最終總有一些人過上了我們想要的生活。而許多年以后,我們依然還是在想象。

優秀的企業人才各異,各放異彩。那些庸俗的企業,大多數都相同。老板操著經理的心,經理操著主管的心,主管操著員工的心,員工在討論國家大事。

生活里我們不就是這樣嘛,還沒畢業就想著完美的愛情;剛開始工作就想換掉自己的上市;20歲出頭就想著有車有房;30歲還犯小孩子犯的錯誤。

浮躁是我們想要進步的標志,同時他又是毀掉我們的根源

3、戒掉浮躁,等于戒掉毒藥

戒掉浮躁,戒掉毒藥。有一個非常恰當的例子,可以做個比較。

如果將137億年的宇宙歷史比作一年12個月,那么在第9個月,地球上才開始有生命的跡象。12月初出現多細胞生物,12月25日出現了第一頭恐龍,早期人猿出現在倒數第10分鐘,人類有記載的歷史只有最后的21秒。”

把137億年的宇宙歷史濃縮成12個月,人類整個記載只剩下21秒。如果你對這21秒沒有概念,那么你想一想,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21秒的話你會怎樣做點什么……?

在浩瀚與更寬廣的事物面前,我們每個人都顯得特別渺小。浮躁反而成為了笑話,發現自己看清自己的內心比進步重要的多。

容易生氣,脾氣不好,嗜煙好酒,急功近利。情緒大起大落,心情偏戲劇性。都是浮躁導致的。

你可以仔細體會一下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心情和狀態的不同對你自己來講有多大差距。

我寫作的時狀態好的時候,能把一句話模棱兩可。狀態不好的時候,同樣的一句話會帶著自己一時的偏見。

我看書的時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忘掉時間進入引流狀態。狀態不好的時候會煩、會困、會累、會腿疼、甚至還會想看它干嘛有什么用。

工作時,如果心里沒什么事,這一天會過得特別平靜,時間很快。如果有點大驚小怪同樣的時間氣氛變得完全不一樣。

內心的平靜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徹底放開,不斷發掘自己的潛力,而浮躁會讓我們跑偏!


推薦閱讀:

不要一直被別人影響,做自己的主人

學會思考,學會收集素材。

總局思維,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