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有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決心。
30歲以后,就開始左思右顧,思前考后,最后不了了之。
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人會大膽表達出來,唯恐天下人不知。
30歲以后,喜歡一個人會開始羞于表達,擔心不被愛,擔心不被接納,沒有面子。
年輕的時候,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任憑情緒的在身體內流動。
30歲以后,開始變得“穩重”,喜樂不再形于色,更別說張狂地笑,大聲地哭。
年輕的時候,我們敢于向朋友,同學,甚至上司表達我們自己,表達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見。
30歲以后,我們開始斟酌這句話該不說,那個意見該不該表達,慢慢地,變得言不由衷,活成內外不一致的自己。
年輕的時候,想做什么事情就管敢敢地去,只管經歷,不成功則成仁,欲與天公試比高。
30歲以后,開始有很多期待,會計算結果,如果達不到想要的目標多半就會放棄。
.........
我們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是成熟。
錯,這是生命力的能量被壓抑。
場景一:
這個小女孩非常喜歡我,總是特別粘我,一個勁地鉆進我懷里,擁抱我,親吻我。
她的媽媽跟她說:“你不可以這樣親姐姐的,你只可以這樣親媽媽”。
小女孩說:“可是我好喜歡姐姐啊,我要怎樣表達呢?”
她的媽媽說:“不能哦,你不能這樣和別人親近哦”!
多可愛的小孩子啊,喜歡一個人就想表達出來,帶著純真,帶著活力,帶著愛。
然而當我們開始有了思想,就被他人和社會制約了,我們不再熱烈的去表達自己的愛和情感,甚至連擁抱都不再.....
場景二:
小莉進入公司,在工作中,向上司表達真實的意見,被上司批評:“不會說話,不會處世。”
從此小莉在工作中,再也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變成一個會察言觀色的職場人。
場景三:
曉峰很喜歡春艷,向春艷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卻被春艷拒絕。
從此曉峰再也不敢向女生表達自己的情意 害怕被拒絕,害怕難堪,擔心不被愛。
.....
當我們變得越來越圓滑,越來越遵守這個社會的潛規則,越來越適應這個社會,我們的生命力也正在被一點一點的扼殺。
當我們想要大笑時,外面的評判進來了,笑的能量被壓抑了。
當我們想要表達真實的自己時,外面的制約進來了,我們放下了想要表達的能量,變成虛假的面孔,能量被壓抑了。
當我們想要表達的自己真實的愛時,過往的創傷進來了,我們封閉了自己的心,變成渴望愛又不敢去愛,甚至成為愛的絕緣體。
當我們聽到音樂身體想要舞動時,頭腦的評判就進來了,怕跳得不好看,被人恥笑,于是身體開始僵化。
慢慢地,我們變成了父母、社會、他人想要的模樣,我們的性能量被壓抑,生命力慢慢開始壓抑,變成了不茍言笑的社會機器人。
我們以為我們是長大了,成熟了。
卻不知其實是我們的能量在被壓抑,生命力在萎縮,在走向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