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日光照著,路上的行人匆匆走過,涼風吹進窗子,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就很愜意,這種天氣真適合跟心愛的人躺在床上看一場電影啊。
有一位朋友在我的視野里消失很久了,久到我幾乎忘記了她的相貌。今天我忽然想起她,心想她是不是退出微博或者屏蔽我了,于是特意去搜了她的微博和朋友圈。
我這才發現,她發狀態的頻率相當高,就在兩個小時前還p了新照片。這讓我很驚訝,我們一直是互相關注的狀態,只是很久沒有互動,但不知道為什么,明明她的動態就在眼前,但關于她的一切就好像在我腦袋里自動屏蔽了。
我們是如何疏遠的呢?我沿著記憶的軌跡向前搜尋。她發來的上一條微信是新年祝福,我沒回。再往前是中秋節祝福和五一節祝福,我依然高冷地沒回。繼續往前翻已經是去年3月份,她問我去不去樓梯間打牌,我回,好的。
那時候,我們的關系非常好。好到她吃一半的雞腿,我搶過來繼續吃。我們在二月的春風里張羅著要一起去旅游,我搜遍了旅游網站上所有的地名,然后說,隨便哪都行,只要你想去我都就舍命相陪,她說,啊呸。
半夜我發微博說肚子餓,沒多久就聽到有人敲門,原來她遠程幫我訂了麥當勞。那段時間我日夜趕稿,寫到卡住的地方就發給她,無論凌晨幾點,她都會第一時間回復,評論中肯又走心。我很感激她的幫助,她笑笑說沒什么,因為我們是摯友啊。
摯友啊,多走心的稱謂。誰能想到短短一年時間,我們就從點贊狂魔變成了彼此漠視的路人呢?疏遠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我們都有了新的朋友,有時會說些彼此聽不懂的言論,或者某一次共同朋友的聚會她沒有喊我,但但但,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根本不足以讓現狀變成這樣啊。我在心中吶喊著。
靜下來認真回想,那段時間她過得不好,失戀,與整日宅在家寫稿的我恰好是最佳陪伴。我們的第一句問候,絕對是出于無聊,我熬夜時她正好失眠,我需要傾訴時她正好需要聆聽。當我找到工作以后,于是毫不猶豫地將精力放在了更重要的事上去。
現在會時常感嘆,成年人的圈子越來越小。五年前在KTV里呼朋引伴,半個京城的朋友都慷慨赴宴,硬是將小小的包間擠得水泄不通,碰上麥霸當道,一個晚上搶不到第二首歌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那些年,孤獨這個詞還代表著一種桀驁不馴的腔調,而如今,包間越訂越大,玩伴卻越來越少,孤獨已然變成了一種常態。
當我在VIP包房里發現唱完一首歌,竟然沒有人再點下一首歌的安靜空當,我總以為,這是時間在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留下了最適合你的人。我們的性格也許不搭,交情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我們只是擁有恰恰好的境遇。
其實我從未刻意疏遠過某人,只是比起有目的的親近,疏遠是一種無目的放矢的行為,你永遠不會發現當初的自己已經走了很遠。愛情友情都適用,沒有誰愿意離開讓自己感覺舒適的人,疏遠只是止損。
太遠容易疏遠,而太近又容易情盡。妙語連珠是獵物,支支吾吾是喜歡。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我特么已經很久沒看到兩個情侶坐在一起還要十指緊扣,這天氣都會讓人燃燒啊,還要那么膩在一起。
現在有很多情侶,打情罵俏,總想著出去看電影,吃飯,有事沒事都膩在一起,不斷壓縮著獨處的時間,壓縮著自我成長的時間。等他們膩了,倦了,分了。那么還會剩下什么?
漫無休止的吵架?非得吵架的話,也記得要就事論事,不要因為一種錯誤牽扯出其他毫無聯系的其他事情。比如,今天吃什么,出現分歧了,就一定要圍繞這一件事情去爭論,不要吵著吵著吵到你不愛我了之類的話,也不要吵著吵著把翻篇兒的事情拿出來再演一遍。
世間的感情大多是掌握好一個度字,才會長久,原來茶喝多了也會失眠,我想快點睡著。
訂閱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心有千千結(id:yunxiaolei0308),微博@云蕾Yunbaby,專欄作者,深圳義工,自媒體創業人。我不敢說這里的文字有多美,但是這里的音樂和圖片絕對是最值得驕傲的。轉載請聯系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