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產品剛入門,之前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張小龍大神說做產品的人都應該讀讀《史蒂芬·喬布斯傳》,所以毫不猶豫地列入書單。
開這篇文章,是不想自己看完了什么都沒留下,想把書中一些精彩的語段,對自我產品學習有啟發的語段記錄下來。
第一~七章
(因為之前沒有開這個讀書筆記的想法,而且讀前面部分好像也沒怎么做筆記...純當小說看了- -所以前面的就合在記錄,后面會按章節記錄)
邁克·馬庫拉:
馬庫拉把自己的原則寫在一頁紙上,標題為“蘋果銷售學”,其中強調了三點。第一點是共鳴(empathy),就是緊密結合顧客的感受。“我們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第二點是專注(focus)。“為了做好我們決定做的事情,我們必須拒絕所有不重要的機會。”
第三點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點原則,有一個讓人困擾的名字,灌輸(impute)。這涉及人們是如何根據一家公司或者產品傳達的信號,來形成對它的判斷。“人們確實會以貌取物,”他寫道,“我們也許有最好的產品、最高的質量、最實用的軟件等等,如果我們用一種潦草馬虎的形式來展示,顧客就會認為我們的產品也是潦草馬虎的;而如果我們以創新的、專業的方式展示產品,那么優質的形象也就被灌輸到顧客的思想中了。”
里吉斯·麥肯納:
在宣傳冊頂端,麥肯納放上了一句格言,這句話被普遍認為出自列奧納多·達·芬奇,也成為了喬布斯設計思念的決定性準則:“至繁歸于至簡。(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第八章 施樂與麗薩
施樂PARC
工作在這里的諸多夢想家中,有一位叫做艾倫·凱(Alan Kay)的科學家,他的兩句格言深得喬布斯認同:“預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以及“對待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制造自己專屬的硬件”。
(喬布斯看施樂PARC的科學家給他展示GUI,桌面概念等研究成果時:)
阿特金森盯著屏幕檢查每一個像素,他靠得如此之近,以至于特斯勒都能感受到他呼出來的氣吹到自己的脖子上。喬布斯跳了起來,興奮地揮舞著胳膊。“他跳來跳去的,我都不知道他有沒有看清楚整個演示,但事實證明他是看到了,因為他不停問問題,”特斯勒說,“我每展示一部分,他都會發出驚嘆。”喬布斯反復說自己不敢相信施樂還沒有把這項技術商業化。“你們就坐在一座金礦上啊,”他叫道,“我真不敢相信施樂竟然沒有好好利用這項技術。”
“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感”
喬布斯偶爾也會驕傲地承認這一說法。“歸根到底,我們只是想盡量了解有史以來最棒的發明,然后將它運用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中。”他有一次說,“畢加索不是說過么:‘好的藝術家只是照抄,而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感。’在竊取偉大的靈感這方面,我們一直都是厚顏無恥的。”(本人:- -。。。TX?)
(施樂沒能好好運用他們科學家的研究成功-諸如GUI,鼠標,桌面概念等等:)
在創新的過程中,新穎的想法只是一部分,具體執行也同樣重要。
(阿特金森實現屏幕上窗口間的重疊效果:)
阿特金森強迫自己一定要做出這個效果,因為他覺得自己在施樂PARC見過這個功能。而實際上,施樂PARC的人從來沒能實現這個功能,他們后來還對阿特金森完成這一壯舉表示了震驚。“我終于知道什么叫無知者無畏了,”阿特金森說,“正因為我不知道這個任務是如此困難的,我才得以完成它。”
章結:
這一章主要講述,雖然Apple II大賣,但它被人們視為沃茲尼亞克的杰作,喬布斯急切需要屬于他自己的產品,其中就包含麗薩(Lisa)項目,最初項目的發展并不能讓喬布斯滿意。直到一個關鍵人物,比爾·阿特金森,他有著沃茲的創造天賦和喬布斯追求卓越產品的熱情。他后來說服了喬布斯去關注施樂PARC的研究進展,讓喬布斯第一次看到GUI、鍵盤、鼠標和桌面等先進的概念,也讓他找到了一直想要創造的產品。在阿特金森的協助下,喬布斯能更快更有效率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因此對麗薩項目的插手管理,也加大了喬布斯跟管理層之間裂痕。
第九章 上市
章結:
蘋果公司的上司,讓很多人變成了百萬富翁,年僅25歲的喬布斯身家已達2點多億美元,隨后還登上了《時代》雜志的封面。然而名利雙收的他背后,卻有著一些從最初陪伴他左右,最終卻得不到任何期權的人,科特基就是其中一個。不過成為富翁的他并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當然也沒有因此變得樂善好施,他還是那個反主流文化的孩子。
時隔了快一個月沒有更新...最近實在是太忙了,加班持續了一個多月- -當然也有自己偷懶的成分,有時間了也就好好休息,連電腦都懶得開了。不過每天上班坐地鐵吃早餐的時候都是最快樂的閱讀時間啊,也在昨天把書看完了,第一感覺是意猶未盡,本人之后會更新一篇讀后感的文章,說說自己的一些感受,所以這篇文章就決定不再進行章結的述說,只把個人感覺不錯的句子或段落記下,方便以后的回味。
第十章 Mac誕生了
拉斯金提交的一份言辭激烈的,對和喬布斯一起工作評價的備忘錄:
他是個糟糕透頂的管理者……我一直都很喜歡史蒂夫,但我發現自己無法為他工作……喬布斯經常錯過頂定的安排。這個人盡皆知,幾乎已經流傳成笑話了……他總是不經過思考就行動,而且判斷力很差……他不給別人應得的贊揚經常發生的情況是,你告訴他一個新想法,說它是毫無價值的甚至是愚蠢的,并且告訴你研究它就是在浪費時間。光這個就已經很糟糕了,但如果他聽到的是一個好點子,他很快就會到處宣傳,就好像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一樣……他喜歡打斷別人的講話,從不耐心傾聽。
第十一章 現實扭曲立場
Mac團隊的設計師特里布爾向剛加入的赫茨菲爾德解釋喬布斯的“現實扭曲立場”
特里布爾解釋道,“史蒂芬擁有現實扭曲立場。”赫茨菲爾德有些疑惑,特里布爾便進一步解釋道:“有他在的時候,現實都是可塑的。他能讓任何人相信幾乎任何事情。等他不在的時候,這種立場就會逐漸消失,但這種立場讓我們很難作出符合實際的計劃。”
Mac設計阿特金森對喬布斯的二分評價法的一個描述:
在史蒂夫手下工作太難了,因為“神”與“白癡”之間的兩極分化太嚴重了。如果你是神,你就是高高在上,存在于神壇上的,絕不能犯錯誤。我們當中被認為是神的那些人,比如說我,都知道自己實際上也是凡人,我們也會作出糟糕的工程決定,也會像任何人一樣吃飯放屁,所以我們總是害怕會被趕下神壇。而那些被認為是白癡的人,他們其實也是辛勤工作的杰出工程師,但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永遠都得不到賞識,永遠無法擺脫白癡的身份
一段對喬布斯這些極端行為的描述:
喬布斯做出這些極端的行為是因為他缺乏情感上的敏感性嗎?不,恰恰相反。他的情感理解能力是超強的。他有著不可思議的閱人能力,可以看出他人心理上的優勢、弱點以及不安全感。他能在別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直擊對方心靈最深處。他憑直覺就能看到出一個人是在說謊還是真的知道一些事情。這讓他成為了哄騙、安撫、勸說、奉承、威脅他人的大師。
有時候,你可以對抗喬布斯的力量,這樣的話不但可以幸存下去,還能茁壯成長。但這并不總能成功,拉斯金嘗試過,短時間內他成功了,但之后還是被摧毀了。但如果你很自信而且你是正確的,如果喬布斯審視你一番后認為你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就會很尊重你。多年來,無論是在他的私人生活還是職業生涯中,他的核心圈里集中的都是真正的強者,而不是諂媚者。
黛比·科爾曼對和喬布斯一起工作的評價:
“他會在開會的時候大罵:‘你這個蠢貨,你從來沒有把事情做對過。’”黛比·科爾曼回憶道,“類似的事情好像每小時都會發生。但我還是認為,能夠和他并肩作戰,我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了。”
第十二章 設計 大道至簡
喬布斯對簡約化設計的理解
喬布斯認為,簡約化設計的一個核心要素就是讓人能直觀地感覺到它的簡單易用。設計上的簡單并不總能帶來操作上的簡易。有時候,設計得太漂亮、太簡化,用戶用起來反而不會那么得心應手。“我們作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產品特性一目了然。”喬布斯告訴一群設計專家。
設計師林瓔對喬布斯設計理念的評價:
林瓔說,“他的設計理念是:造型優美,但不能華而不實,同時要充滿樂趣。他崇尚極簡派的設計風格,這源自他作為一名佛教禪宗信徒對簡單的熱愛,同時他又竭力避免陷入過度的簡單而讓產品顯得冷冰冰的,要使產品的趣味感得以保留。他對待設計充滿熱情、極其嚴肅,同時,其中也帶有一點玩樂精神。”
第十三章 制造Mac 過程就是獎勵
喬布斯對端對端設計執著:
他認為一臺電腦要真正做到優秀,它的硬件和軟件必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一臺電腦要兼容那些在其他電腦上也能運行的軟件,它必定要犧牲一些功能。他認為最好的產品是“一體的”,是端對端的,軟件是為硬件量身定做的,硬件也是為軟件度身定做的。
第十四章 斯卡利來了 百事挑戰
喬布斯在說服斯卡利來蘋果管理公司時的表現:
“在一段沉重的、不舒服的沉默之后,他向我跑出一個問題,讓我幾天都無法釋懷,‘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想抓住機會來改變世界?’”
斯卡利感覺就像有人往他的肚子上狠狠揍了一拳。除了默許,他無言以對。“他有一種非凡的能力,永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夠很好地判斷一個人,并知道該說些什么來贏得那個人的新。”斯卡利回憶說,“4個月來,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無法說‘不’。”
第二十章 凡人
喬布斯與萊德斯對個人審美品位的理解分歧
萊德斯認為審美品位是個人的事情,而喬布斯認為有一個理想的統一的美的標準,人們應該被教育。
第二十三章 復出 此刻的失敗者終將勝利
喬布斯對待阿梅里奧與對待斯卡利的過程極其相似
喬布斯可以隨心所欲地引誘和迷惑別人,而且他喜歡這樣做。像阿梅里奧和斯卡利這樣的人都愿意相信,既然喬布斯向他們施展魅力,就意味著他喜歡和尊重他們。這會個人一種印象:有時對那些渴望奉承的人,他會給予不真誠的奉承。喬布斯可以輕易吸引他討厭的人。阿梅里奧沒看到這一點,因為他和斯卡利一樣渴望得到喬布斯的認可。的確,他連描述自己如何渴望與喬布斯搞好關系的用詞都幾乎與喬布斯一樣。“當我為一個問題困擾時,我會跟他一起討論,”阿梅里奧回憶說,“十次中有九次我們是能夠達成一致的意見的。”他情愿相信喬布斯真的尊重他。“我敬佩喬布斯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且感覺到我們正在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
對于喬布斯欺瞞阿梅里奧他賣了股票的事:
喬布斯生性就喜歡誤導人,或者有時候故作神秘,只要他覺得有理由。而另一方面,他有時也會誠實得近乎殘忍,講出那些我們大多會粉飾或隱瞞的事實。撒謊和實話實說都只是他那尼采式人生態度的兩個側面。一般規律對他不適用。
喬布斯極端兩分評價的一個描述:
這種處事態度的部分源起,是他傾向于認為所有事都是非黑即白。一個人不是英雄就是蠢材,一個產品不是奇跡就是垃圾。
第二十四章 非同凡想 iCEO喬布斯
喬布斯決定留下幫助蘋果的一個動力所在:
一家妥善經營的公司能夠大量催生創新,遠勝于任何一個有創造性的個人。“我發現有時最好的創新就是公司,你組織一家公司的方式,”他回憶說,“如何建設一家公司,這整個概念都讓人著迷。當我有機會回到蘋果時我意識到,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我就毫無價值,因此我決定留下來重新建設它。”
喬布斯重建蘋果后的最先做的就是消滅兼容機:
他的核心原則之一就是硬件和軟件應該緊密結合。他喜歡控制產品的所有方面,而唯一的方式就是制造全套設備,全方面負責用戶體驗。
對不做什么的一個描述:
“決定不做什么跟決定做什么同樣重要,”他說,“對公司來說是這樣,對產品來說也是這樣。”
第二十五章 設計原則 喬布斯和艾弗的工作室
艾弗對簡潔的看法:
為什么我們認為簡單就是好?因為對于一個有形的產品來說,我們喜歡那種控制它們的感覺。如果在復雜中有規律可循,你也可以讓產品聽從于你。簡潔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東西變少或者抹掉,而是要挖掘復雜性的深度。要想獲得簡介,你就必須挖得足夠深。打個比方,如果你是為了在產品上不裝螺絲釘,那你最后可能會造出一個極其繁瑣復雜的東西。更好的方式,是更深刻理解“簡潔”一次,理解它的每一個部分,以及它是如何制造的。你必須深刻把握我產品的精髓,從而判斷出哪些不重要的部件是可以拿掉的。
艾弗是喬布斯鐘愛的蘋果設計師之一,備受他尊重,但是還是會感受到來自喬布斯性格的傷害:
“我格外注重一個點子的出處,甚至會用筆記本記下它們。所以,當他把設計的功勞歸功于自己的時候,我覺得很受傷害。”當外面的人把喬布斯奉為蘋果公司的創意之源時,艾弗也會很生氣。“這讓公司顯得很脆弱。”艾弗誠懇地說,不過語氣變得緩和多了。隨后,他話鋒一轉,肯定了喬布斯在公司里的真正角色。“在其他很多公司里,創意和杰出設計常常會淹沒在流程中,”他說,“如果不是史蒂夫在這里催出著我們,和我們一起工作,并且排除萬難把我們的想法變成產品,我和我的團隊想出來的點子肯定早就灰飛煙滅了。”
第二十八章 蘋果零售店 天才吧和錫耶納沙石
邁克·馬庫拉的一句名言:
一家好的公司要學會“灌輸”-它必須竭盡所能傳遞它的價值和重要性,從包裝到營銷。
喬布斯對零售店玻璃的執著也體現了他對先進技術的一個執著:
約翰遜還說:“一旦技術有了新突破,他就要利用起來。而且,對史蒂夫來說,‘少’永遠意味著‘多’,越簡單越好。所以就,最好就是能用更少的元素搭建起一個玻璃屋,不但更加簡約,而且是站在技術的前沿。這就是史蒂夫最喜歡做的,無論是對于他的產品還是對于他的零售店。”
第三十二章 皮克斯的朋友 ……當然還有敵人
喬布斯在宣布皮克被迪士尼收購之前:
但是在他們決定宣布之前,喬布斯和拉塞特還有卡特穆爾單獨聊了一會兒。他說:“如果你們兩個有任何一個人有異議,我可以告訴他們‘謝謝,不必了’,然后取消這個交易。”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并不很情愿。在當時的形勢下,取消這個交易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喬布斯還是聽到了他期待的回應。“我覺得可以。”拉塞特說,“我們就這么做吧。”卡特穆爾也同意了。三人擁抱在了一起,喬布斯流淚了。
第三十四章 第一回合 死之警示
庫克對喬布斯的一番評價:
喬布斯病假結束回到蘋果后,庫克重新做回自己以前的工作——緊密地整合各個行動部門,也依然平靜地面對喬布斯的怒氣。“我知道,人們會把史蒂夫的一些評論誤會成大叫大嚷或干脆反對,但事實上那只是他表達激情的方式。我就是這樣面對她的情緒化作風的,我從不覺得他在針對我。”
第三十七章 iPad 后PC時代
喬布斯人生的一個理念:
一個路牌上標識著“科技”與“人文”兩條街的交匯口。
第三十八章 新的戰斗 昔日重現
喬布斯對安卓的看法:
喬布斯則相信“一以貫之的事物”。即使安卓正在贏得市場份額,他卻絲毫沒有動搖,仍然推崇控制和封閉的環境。當我把施密特的說法告訴喬布斯后,他指責到:“谷歌說我們比他們施加了更多的控制,我們是封閉的,他們是開放的。好吧,我們來看看結果——安卓一團糟。安卓系統的手機屏幕大小和版本都不同,有上百種樣子。”即使谷歌的做法最終會贏得市場,喬布斯也非常排斥。“我喜歡為整個用戶體驗負責。我們做這些不是為錢,而是因為我們想要創造偉大的產品,而非安卓這樣的垃圾。”
第四十章 第三回合 暮色下的抗爭
喬布斯妻子鮑威爾對喬布斯的一番評價:
“跟很多非凡天分的人一樣,他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同樣優秀。”她說,“他沒有社交風度,不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但是他高度關注如何發揮人性的作用、讓人們獲得力量,如何使人類進步,并給人類創造正確的工具去追求進步。”
喬布斯對于轉交CEO位子一事:
但是當我問到,放棄他親手創建的公司的控制權感覺如何,他的語氣充滿留戀,開始使用過去時。“我有過很幸運的事業,有過很幸運的人生。”他回答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第四十一章 遺產 無比輝煌的創新天堂
喬布斯追求端對端的控制:
他對完美的追求使得他要求蘋果對每一款產品都要有端對端的控制。如果看到偉大的蘋果軟件在其他公司的蹩腳硬件上運行,他就會渾身難受,甚至更糟;同樣,一想到讓未經審核的應用或內容污染蘋果設備的完美,他也會有過敏反應。這種把硬件、軟件和內容整合成統一系統的能力使他可以貫徹簡潔的理念。
喬布斯原話摘錄:
有些人說:“消費者想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們的責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們將來想要什么。
我討厭一種人,他們把自己稱為“企業家”,實際上真正想做的卻是創建一家企業,然后把它賣掉或上市,他們就可以實現,一走了之。他們不愿意費力氣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而這正是商業領域里最艱難的工作。只有做到這一點你才能真正有所貢獻,為前人留下的遺產添磚加瓦。你要打造一家再過一兩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沃爾特·迪士尼,還有休利特和帕卡德,還有創建英特爾的人所做的。他們創造了傳世的公司,而不僅僅是賺了錢。這正是我對蘋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