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len小AI
之前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到了港股打新,這是一個長期來看可以大概率賺錢的策略,最近參加了一個港股打新的付費課程,對于港股新股的制度以及運用規則有了進一步學習,把學習的筆記分享給大家。
中港股市及IPO市場差異
中港股市差異,T+0,上市當天換手率高達50%以上,香港股市機構為主,對政策解讀非常到位,沒有板塊輪動。香港IPO定價完全由市場決定,在A股參與主體是保薦人,A股保薦人通常是承銷商,港股保薦人和其他機構是分開的,保薦人對交易所,承銷商負責賣股票,真正決定股票是在承銷商。機構投資者不會參與創業板和中小板交易(低于20億市值的股票),外資機構明確禁止交易港股超小盤。開戶要開margin戶,要用杠桿打新。要看個股基本面。
對于杠桿打新建議新手同學慎用,因為港股的新股是存在破發的概率,而杠桿的比例可以放的很大,因此在對基本面情況研究不深的時候,風險較大,我現在也是堅持利用自有資金每次申購一手。
制定資金利用策略:
相關每年70、80個IPO,每周2、3個。了解最近10天要上市的新股列表,每只都要看看。周一周二比較火,周三周四以后認購會變少。打新會凍結10天的資金。
10分鐘看透一家招股公司
前5分鐘
1. 重要提示頁(股數,發售方式,有無舊股),新股是資金歸公司所有,舊股是大股東在套現。
2. 概覽與摘要(主要業務,主要財務指標,估價與市值),行業、股本收益率、凈利率、毛利率。
3. 董事與參與股份發售的各方(保薦人、包銷商、會計)大股東是誰,保薦人好壞。
4. 歷史與發展(了解公司組成結構)有無特別事情發生,上市前投資者投資成本,對未來股價判斷,股權結構。
5. 包銷協議及基礎投資者,看配售費率,包銷費率越高,說明券商覺得股票越難賣,費率越低越好賣?;A投資者是誰,越有名越好。
后5分鐘
1. 保薦人及包銷商過往業績。(漲多跌少?)
2. 同業比較(進一步衡量公司競爭力與估值)比如國泰君安上市,看一下券商行業的pe,收益排名,對估值進行估算。
3. 招股新聞及認購情況。(了解市場反應)
4. 分配結果及暗盤,看披露易分配結果,公開發售超額情況,國際配售情況,暗盤是投資人真金白銀交易情況。
保薦人過往表現網站:
http://www.aastocks.com/tc/ipo/sponsor.aspx
報銷費率在3到3.5個點是正常的,5到7個點相當高。
公開發售超額說明散戶看好,國際配售超額說明機構看好。上市就是全流通,港股沒有禁售,1億股,2500萬新發售,大股東7500萬是6+6,大股東不會交易,只有25%的才交易,如果換手率25%說明新發售都翻了一遍。
暗盤是以輝立交易價格為主(散戶多)暗盤都是散戶、大戶玩,機構不參與。大股東一般會給承諾,6個月不賣股票,再過6個月會賣股票,但不會導致大股東地位變化。上市前的小股東、基礎投資者一般也不會賣股票。上市頭天交易的基本是散戶。
一定要解讀基本面,創業板和主板交易模式基本一致,機構明令禁止參與創業板,都是游資,創業板見好就走,短平快。
前面的兩節課主要是對香港的新股市場制度進行大概的了解,港股每年新發的股較多,雖然有少部分破發的新股,但是從歷史數據進行計算,有75%以上的勝率,也就是說短期可能會有虧損,但是長期來看是一項穩定賺錢的投資策略,目前大陸也在積極推行新股通,這是一個對于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的人又可以獲得較高收益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