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未來不可怕,看得見未來才可怕
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明星講自己的故事,大概意思是,家里人走后門把他送進電視臺當實習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不小心看到了自己臺里一個工作數年的資深領導的工資單,發現領導一個月工資只有8000元,震驚之余,便主動辭職出來自己闖蕩。
這種靈魂激蕩的瞬間其實是這個時代所有年輕人經歷的縮影。這一代年輕人是能夠看到未來的。
什么叫看得見未來?以前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是受小時候的教育環境,周邊的朋友,所身處的社區決定的,但隨著現代教育的努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些綜合因素為中國社會輸出了一批年輕人,他們通過網絡、人口流動等等各種媒介看到了自己階層以外的世界和形態,那些新的世界,新的現象和形態讓他們感到新奇,感到惶恐,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的龐大,繼而有了一個想法:我為什么不能去那個新的、更好的、更高階層的世界呢?
這個生長中的新興窮人
也就是說,在互聯網和城市化的作用下,一個新的群體產生了:新興窮人。這個群體生存的環境是:身處復雜的社交圈,每天會見到很多不同的陌生人,并且,紙醉金迷的生活就在眼前。這個群體的特點是:他們的認知水平高于自己的父輩,成年之后,自然也就無法從長輩那里得到高效有用的精神滋養和成長指導;然而他們的認知水平以及社會積累沒有辦法讓他們跳上另一個高的階層。
這種生存的環境和特點就造就了他們的性格:有欲望、求上進、但焦慮。
我之所以把這個群體稱為窮人是因為這是一幫想要擺脫原有階層但暫時未遂的人。
有人有可能會懷疑這個群體的體量。
再和大家分享一個數據,截止2015年,中國城市化率超過56%,由此可見這個群體已經非常龐大了,他們的痛點急需市場幫忙解決。
如何服務這幫窮人是這個時代的命題
那么,市場如何解決他們的焦慮?如何去為這個群體的上進心負責?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應運而生。
什么叫知識付費?
就是以服務的姿態傳遞價值。這個價值來源于更高的認知水平,所謂服務的姿態就是篩選、輸出這個群體喜歡和易接收的觀點和文章,而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當然了,單純的知識搬運在當下也掙不了錢。
什么叫在線教育?
在線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沒有踐行的思考都是幻覺。所以在線教育制造體系化的課程,“內容學習+練習”,就像上課一樣。
但是不管是知識付費還是在線教育,都需要從兩個維度考慮機構自身的發展:一個是內容,一個是時間。
知識變遷太過迅速,你去年學習的內容有可能今年就已經用不上了,所以你必須時刻保持敏感度,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比客戶群體更加有市場敏感度,從而產出對用戶有用的內容和課程。
還有一個考慮維度就是時間。我們的時間被切割成碎片,人們越來越難拿出完整的一段時間去做某一件事情了。在這種境況下,時間成本就成了用戶考慮的較為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降低用戶的時間成本就成了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領域需要思考的。
4.知識救不了窮人
但不管知識付費、在線教育如何提供服務,知識和課程本身僅僅只是工具,效果如何全在如何使用,全靠自我選擇。
有人能夠通過知識和課程完成自我躍遷,讓自己認知升級,有人不過是短時間內看完文章或者學完課程,以此獲取短暫快樂,隨后睡一覺,該干嘛干嘛。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于這個人是否有目標感。
舉個例子,上班,就是把自己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結合在一起,什么意思呢?企業發展的目標正好與你的目標是契合的,然后你決定在這家企業工作,一方面能夠為其帶來價值,一方面,換取薪水和能力,重點在于能力,在于這個能力是否能夠幫你離自己目標跟進一步。當你目標明確,你會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學習什么課程,然后做出自己的選擇,如果沒有目標,單純的接收外界推薦,你會受累于知識,淹沒在成群的知識里面無法自拔,漸漸迷失。
所以,在我的觀點里,單純的知識救不了這個群體。他們必須找尋到自己的目標,這樣,才能做到,不管世界如何變化,你都知道路該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