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沒有。
我什么都不想要。
我不愿去描述生活,是那么的無趣,流逝的歲月,不值得回憶。
1、這個世界有病了
“我難過,我沒有瘋狂的時代。我沒有朋友,沒有活著,除了欲望、一無所有。
你懂這種感覺嗎?就像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會哭、會笑、會興奮、會悲傷,卻無法和這個世界交流。麻木的看著這個世界,眼睛閉上、又睜開,沒有什么不同。無論流落到哪,都像是不合時宜的客人,是個外人,這個世界之外的人。我嗅到這里曾殘留的同類的氣味兒,可是太微弱了,如今一切都已消散了。太久太久的歲月過去了,瘋狂的時代過去了,就像是戰爭過后的殘垣斷壁,一片荒涼!”
2、歇斯底里的蔓延
“被壓抑的、終有一天會爆發、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著世界。”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與國之間的強大,戰爭的炮聲不會再輕易打響。但競爭日益激烈起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
各個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經濟,人們終日忙碌而不知所為何事,像是被控制了思想,善惡已是“一線”,這個世界還未發現,一個龐大的“金融炸彈”正在不斷的發酵、膨脹起來,人們權利增大的同時,欲望也在不斷膨脹,對金錢的崇拜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空熱,什么掙錢,就爭先恐后的去做什么,人們已經不去想行為帶來的后果,由此導致太多“孤獨”的孩子被送進“托兒所”,接受“規范性”教育。被教導:“現在做什么都沒有用、藝術、文化,都沒錢賺!你想過好生活嗎?想讓爸媽過好生活嗎?想讓你的孩子像你一樣嗎?那只有努力奮斗、掙錢!”
這是什么教育?這是“恐嚇”,是“道德綁架”,卻絕不是教育。怎么能讓童稚的心靈裝著這樣沉重的概念?
“我會不顧一切尋找你嗎?”
我曾經想,塑造一個世界,一個真實的世界,可以觸摸、可以聆聽、可以想象的文字世界,絕不用任何華而不實的修飾,不要一絲多余的解釋,就像我看見你,喜歡你那樣真實。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一切都那么模糊,我的記憶、我的喜歡、我的欲望,我的一切都那么的模糊,我甚至逐漸喪失了記憶力,我不愿追逐你,于是我尋找“你”,在我所走過的路,終于看不清世界真實的模樣,我的眼睛遲鈍了、麻木了,這個世界變的黯淡了。于是,我變的不再能忍受觀望著幸福的笑容、對比自己的處境,無名的怒火使我壓抑、暴躁的想要毀滅一切,我控制自己,可是這似乎困難。我避開這一切,不去看、不去想,三年、五年、七年,我自信自己足夠堅強,可是當我看到種種幸福的時刻,卻只是難過。
很多年后,答案確定了。我們也走散了,也許從來我們從未相識,我只是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和你類似的人,夢到了幸福,可是我會醒來的,醒來發現這世界一片荒蕪。
3、陽光那么好
當我醒來,發現我躺在山頂上,清晨的曙光不很刺眼,身邊沒有一個人,耳機里放著病態男孩的《FUCK MONEY FUCK DREAM》:
“fuck xxx”,“fuck全世界,fuck世界所有的虛偽,fuck我自己,也是病態男孩兒。”
我覺得我哭了,那里那么冷,我好害怕,曙光照亮了我周圍的世界,卻無法溫暖我的心、我的身體,fuck完了,我聽到另一首旋律,海龜先生的《男孩別哭》:
“我跟你描述一個靈魂,它擁有不謝的青春,每當夜色降臨,就會輕輕歌唱,它唱著一個新鮮的故事,里面的人們相互微笑,是不是每個夜晚都要這樣,為了愛、去用清醒交換;
男孩兒別哭,美麗世界的孤兒,可我的心,我的家,在哪里!在哪里呢我的朋友、靜靜的聽,有個聲音在說愛你,閉上眼,跟隨她,跟隨她、就像跟著希望,那些城市上空飄著一顆顆不安的心,她一定也在這跳過歡快的舞蹈,清風吹來讓我感到一陣迷醉,那婆娑的身影、太陽般光潔,那些男孩兒一次次的叫著寂寞媽媽,愛是否能撫平他們內心的、內心的傷痕,孤獨的人呵,我帶上你走。”
隨后山中傳來潦遠而憂郁的簫聲,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嚎啕大哭,耳邊卻又聽聞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水邊的阿狄絲娜》,優美流暢的鋼琴旋律響起,就像從水里慢慢浮出一位年輕女子,在水面上歡快的舞蹈,可是簫聲依舊傳來,我不哭了,靜靜的聽,這時簫聲更為遼遠,充滿了回憶感,清脆的笛聲此刻響起,仿佛有種置身世外的逍遙之情。
可是我醒了,發現,我正在人群中穿梭,像是丟失了什么一樣,腦海里翻滾涌動,雜亂無序的飄至眼前,不知是何年月的記憶,我抱住頭,頭發垂到地上,無助的獨自混亂著,我站起來又倒了下去。
當我醒來,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了,我被世界淘汰了。太陽不合時宜的熾烈的照耀著我,燃燒了我,化為一堆灰燼隨風四散,漂泊天涯。
我終于真正的醒來,我不再有恨了,也什么都不想要了,我在尋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