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味嗨起來,But過年沒吃胖

味道鐫刻在血液里,尤其是對一個思鄉的人來說,故鄉的味道時常縈繞在心頭。你總會有“不地道”的感覺,懷念著記憶的味覺。

今年回成都過年,一大撥美味早已勾起了饞蟲。第一頓暖心的美味是媽媽準備的家常菜:臘肉香腸、耙耙菜、綠豆粥,里面都是她滿滿的愛意,這樣的搭配最適合奔波一天的旅途人。

年前跟朋友相聚,她們選擇了被譽為地道的川菜館巴國布衣,尤其是那一盆水煮魚和毛血旺,紅紅的辣椒和一串爽麻的花椒,讓我品嘗到了久違的麻辣鮮香。還有爽口的椒麻涼菜和宮保雞丁,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年夜飯的一波,當然也是結合了成都和嘉興的兩地風味,既有麻辣味,也有清淡氣,餐桌上的一抹綠也是必不可少。排骨燉小雪豆,破皮的豆在嘴里纏綿,奶白的文火湯汁,浸滿了濃濃的香氣。

年初一都江堰之行,晚餐在一家旮旯里吃的冒菜。雖然妹妹說它不像成都口味正宗,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味道了,半盆都下了我的肚。

初三家里待客,滿滿當當圍桌的人,讓我們家第一次有了這么熱鬧的場景。招待客人滿滿兩桌菜,也是辛苦了兩位大廚。說起來,我最喜歡的莫過于麻辣黃辣丁和鯽魚,嫩滑爽口,不過這也要歸功一部分給四川名料底好人家。涼拌雞是媽媽的拿手菜,散養的公雞肉質緊實,拌上自制配料,堪稱經典。

其余外出就餐為了照顧到老公和孩子,都是以清湯為主,清湯黃牛肉和蹺腳黃牛肉,蘸料也可以爽歪歪。去平樂古鎮還第一次吃了昆蟲宴,油炸酥香,配上麻辣椒粉,味道簡直不擺了。油煎糯米饃饃和軍屯鍋盔也是一解嘴饞,美味的蛋烘糕應該算是最清淡的餅類,麻辣豆花配上酥脆的小黃豆還有酸辣肥腸粉還是那么誘人。

感覺過年的主角都成了肉,蔬菜卻成了稀有之物。臨行前的兩天,強烈要求媽媽多準備蔬菜,有感于家里的低物價,一元一斤的綠蔬好劃算。兩個蔬菜,一截臘肉香腸,再來個炒菜,這在小時候算是豪華搭配,此時吃起來才更是舒服。平平淡淡的食物才貫穿著我們的生活。

好吃的都沒落下,本來抱著微長兩斤的想法,結果過年沒吃胖。體脂下降0.5個百分點,身理年齡下降一歲,身體水份上升0.6個百分點,看著這些漂亮指標,心里樂開了花。

看到我的美食篇,你是不是也想去嘗嘗。過年沒吃胖,會吃是關鍵,接下來給你分享點干貨。那些麻辣鮮香就是我記憶中的美味,爽快的吃起來,不僅滿足樂自己的味蕾,也大大舒緩了美食心情。那重點在哪里,懂得那些味道不是頓頓品,還要蔬菜補起來,身體動起來【出去旅行至少步數都是15000+】,水喝起來。

過年沒吃胖,既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也是情理之中的結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