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老師伴你讀《論語》之《子路》(下)

沉墨國學經典誦讀?

子路

13.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①士:士在周代貴族中位于最低層。此后,士成為古代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稱。

②弟(tì):通“悌”尊敬兄長。

③果:果斷、堅決。硁硁(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里引申為像石塊那樣堅硬。

④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狹小的人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贊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么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里能數得上呢?”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①中行:行為合乎中庸。與:相與,交往。

②狷(juàn):潔身自好,性情耿直 。

孔子說:“找不到行為合乎中庸的人交往,也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潔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進取,潔身自好的人不會去做壞事。”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①巫醫:用卜筮為人治病的人。

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周易·恒卦·爻辭》。

③占:占卜。

孔子說:“南方人有句話說:‘人如果沒有恒心,就不可以做巫醫。’這話說得好哇!”《周易》說:“不能長期堅持自己的德行,有時就要遭受羞辱。”孔子又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叫沒有恒心的人)不要占卦罷了。”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①和:和諧,協調。同: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孔子說:“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與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講求協調。”

13.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貢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喜歡、贊揚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這還不能肯定。”子貢又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厭惡、憎恨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鄉的壞人都厭惡他。”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①易事:易于與人相處共事。

②說(yuè):通“悅"。

③器之:按各人的才德適當使用。“器",器用,作動詞用。

孔子說:“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歡心卻很難。不用正當的方式去討他的歡喜,他是不會喜歡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務。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難,但要想討好他卻很容易。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討好他,他也會很高興;但在用人的時候,卻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責備的。”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泰然自若。”

13.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孔子說:“剛強、堅毅、質樸、慎言,(具備了這四種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13.28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①偲(sī):勉勵督促、誠懇的樣子。

②怡(yí)怡:和氣親切、順從的樣子。

子路問道:“怎樣才可以稱為士呢?”孔子說:“互相幫助督促而又和睦相處,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間互相勉勵督促,兄弟之間和睦相處。”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說:“善人教練百姓用七年的時候,也就可以叫他們去當兵打仗了。”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孔子說:“讓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去作戰,這是拋棄他們,讓他們去送死。”


誦讀音頻請關注沉墨國學經典誦讀公眾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