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單純的小確幸

每日清晨伴隨著鬧鐘的嘀嗒嘀嗒聲音而起,早已成為了多年的習慣,轉身按下響了一會的鬧鐘,他便繼續睡去,或許是今天外面陽光明媚,透過窗簾有些許的光線射入,本來有著深深睡意的他,好像也被陽光喚醒,睡意也慢慢褪去。

轉身拿起手機,本來想按下解鎖鍵的大拇指,卻許久沒有動彈,看著屏幕上的日期,他突然有了一種懷舊的感覺,不知不覺中,2019年已經過去了整整九天的時間了,算一下,距離過年也僅僅只剩下25天的時間了,距離一年回家看望一次,還剩下23天。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不知從何時起,過年成為一種短暫的停留,停留在那個名為“家”的場所,感受著名為“家”的溫暖,然而時間一到,就要滿懷不舍得離開,就像灰姑娘的12點鐘聲一樣。

在他得回憶中,他的父母一直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因為這樣,父母便能夠經常在他們的父母身邊。然而,時光荏苒,迫于生活得無奈,或者說的好聽些,對夢想和人生的追求,現在的他·選擇了離開家鄉,去更大的城市闖蕩,去過一種全新的生活,一種奔波在外,為夢想奮斗的生活。

本來還想上午去做些什么事情,但是由于回憶的插入,他臨時決定去做另一件事情,于是翻身起床拉開窗簾,肆意的讓陽光照進臥室,一瞬間周圍都變得溫暖起來。

起身喝了一口昨晚放在床邊的涼白開后,帶上那副金絲邊眼睛,便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準備記錄這回憶中的故事,因為他想把這最美好的故事寫下來,留下來,讓他能夠在遠方奮斗的時候,也不忘家的味道。


小時候,每當過年的時候,一定有整套新衣服可以穿,因為那份期待,過年也變得特別有儀式感。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過年的時候,他最期待的就是新衣服了,好像從懂事開始,每年過年都有一套新衣服在等著他,從里到外,除了帽子手套不是新的,其他的都是新的。

新衣服的準備,一定是在過年前很久就準備好了。在過年前一兩個月,父母早早就帶著他去商場買新衣服,每次去買的時候,都特別的興奮。回想起90年代的童年,那一幕幕的畫面就像電視劇一樣,從腦海中浮現出來,那時候的家庭條件大多數都很一般,每次買衣服為了幫助父母省錢,就要選擇好看而且不貴的,不過現在回過去想想,好像不管家里有沒有錢,父母總是會把最好的留給自己。一晃20多年過去,自己卻還未給到父母最好的東西,光陰如流水,如果不快點努力,怎么能報答他們一生的養育之恩呢。

每次買好的新衣服,一定會一直放在床邊,每天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期待著新年的快點到來,每天看著日歷的倒數計時。成年以后的新年,好像已經早已失去了這種新衣服新年穿的儀式感了,因為新衣服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兒時的年味就是對新衣服新東西的期盼,是一種滿滿的期待感。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人總會準備一大桌子菜,家人從早上就開始忙活,等著到了中午,菜還沒有上全,就忍不住偷偷吃一塊肉,那種感覺好幸福。

回想起兒時的年味,他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因為那時候的年,在他的記憶中就是可以吃上最美味的食物,可以稍微任性下讓父母帶著去商店買上幾種愛吃的糖果,等著過年的那天和親人一起品嘗。

過年的前幾天,父母親戚一定是在忙碌的張羅著,去市場買菜,去商店買酒,買飲料,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除夕的那天。兒時的年味是什么呢?他停下打字的手指,雙手抱頭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開始了沉思了。時間好像停止了一樣,他一動不動,直到5分鐘之后,他嘴角微笑著睜開眼睛,繼續在電腦的鍵盤上開始敲擊,開始記錄那一份留存在他“心中”的年味。

兒時的年味,是酸甜苦辣咸的,因為什么樣式的菜都有,有酸酸可口的涼菜,有甜味十足的水果罐頭,有味道略微苦的菌類食物,有辣辣的下飯菜,其中每一道菜都會用咸鹽,也正因為多種調料的配合,最后展現了一桌子的豐盛大餐,這就是記憶中的年夜飯。

如果家里人回來的比較全,大概一桌子要圍坐上10個人左右,小小的他就坐在長輩旁邊,看著大人們開心快樂的喝酒,時不時的給大人們夾菜,然后自己一點點吃著桌上的菜,每一口都是那么的美味,兒時的他無憂無慮,這種重大的節日除了開心快樂,便沒有其他的想法了,兒時的年味是那么的單純,那么的幸福和美好。


小時候,過了除夕,到初三的時候,就會去親戚家拜年,每次去姥爺家,和那些不太經常見面的親戚一起過年,也總是滿滿的期待。

每次寫起和回憶有關的故事,他就變得特別的忘我,要不是光線照在了電腦的屏幕上,他可能會一直保持一個姿勢,繼續寫下去。摘下金絲邊眼睛,揉了揉眼睛,起身打算把窗簾拉上來阻擋陽光的反射,當他走到窗邊的時候,看到的一片外面陽光明媚的景色,陽光正好,藍天白云,一切如此的美好。

隨后便順手打開窗戶,一股清新的空氣隨之進入屋內,空氣拂過臉頰,讓他不禁閉上了雙眼,美好的享受現在的這一切,那一瞬間,就好像兒時的許多瞬間一樣,輕松,自在,美好,過了片刻,便再次回到桌前,繼續用雙手在黑色的鍵盤上記錄,記錄下那最美的最幸福的兒時中的年味。

每年除夕都是在爺爺奶奶家過,等著到了初三的時候就是跟著父母回姥姥姥爺家了,姥姥家的親戚中有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每次也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夠見上一次,但即使這樣,親情確是只增不減。

孩童時期,他的姥姥還是住在平房里,有一個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會種上一些小青菜,養上三五只小雞,等著過年的時候,小雞就變成了一道美食,每次想到活生生的小雞就這么奉獻了自己,兒時的他總是難以接受,每次都要哭上一頓,以表對小雞的感謝,孩童時期的感情就是這么的單純,對于人和動物從來沒有什么差異性之分。

姥姥做的飯菜特別好吃,或許是用木頭燒火,大鍋做飯的原因吧,炒出來的菜特別有味道,小時候每次過年,他都會幫助姥姥拾取柴火,小小的爐火旁邊有著他溫暖的記憶。等著開飯的時候,一群人圍坐在大大的圓桌前,大快朵頤的吃著盤中的飯菜,聊著一年中的點點滴滴,兒時的年味就是親情值最大的時刻。

兒時的年味,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幸福美滿的,因為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除了幸福就是溫暖,不管每年過的怎么樣,一定會聚在一起,去回味,去感受。

兒時的年味,在回憶里,永遠是那么的幸福,從年夜飯開始,就能持續幾個小時,小孩們吃完了就去看電視,大人們依然在桌前把酒言歡,很是一番快樂。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朋友已成長為大朋友,曾經在的長輩也有一些去了那個名為天堂的地方,但是每年的年還是依然在過,只不過或多或少少了幾分曾經的年味。

年味到底是什么呢,是鍋包肉的味道呢,還是糖醋魚的味道呢,或者是好吃的糖果的味道呢,也許都不是,兒時的年味更多的是一種單純的美好,單純的幸福,一種美好的儀式感,一種美好的小確幸。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

羽西X簡書萬元現金紅包征文 | 你還記得兒時的年味嗎 - 簡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